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北京行政副中心:规划出好图
2016-02-24 07:30:00
 

  北京之东,潞河之滨,一场世人关注的建设正拉开大幕。在这片承载着千万人梦想的土地上,坚持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北京行政副中心,将担负起北京市行政集中办公区的职能,更是值得憧憬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副中心规划建设是疏解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作。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的意见》要求,通州副中心将重点建设行政办公及与之配套的城市功能,并推动区域一体发展、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将副中心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典范”和国际一流宜居之都的示范区。

  既然是“典范”“示范区”,“高品质、高标准”成为副中心建设的关键词。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表示,副中心建设,将“不低于或超过‘中心城’水准”。

  如今,位于通州区潞城镇、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北京行政副中心办公区一期已经进场施工。行政办公区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中,行政办公起步区位于一期范围内,总用地面积为235公顷。目前住宅、非宅拆迁及地上物清理工作全部完成,土建工程已经实现进场施工。

  几天前,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国农业银行按照2∶8设立的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设发展基金启动,涉及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三方面的首批82个项目亮相。此次梳理的82个项目中,62项基础设施项目,包括60条道路基础设施以及现代有轨电车等;9项环境项目包括碧水再生水厂升级改造工程,乡镇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建设,北运河湿地公园等;公共服务项目11项,包括人大附中、附小,八里桥棚户区改造,杨庄小学,新华医院等。

  随着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消除人们对副中心交通、环保、教育医疗等问题的担忧,帮人们勾勒出未来副中心生活的远景。

  王飞说,副中心的规划突出三大理念:一是绿色发展,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推进综合管廊建设,综合管廊覆盖率80%;主干路100%敷设市政综合管廊。

  二是宜居示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步行可达、实用舒适、智能高效的“一刻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打造多层次、高覆盖的公共空间系统,创造无阻隔的、融合城市生活功能的街道。实现公园500米半径全覆盖,形成总面积6090公顷的环区生态林。

  三是方便快捷,引导绿色出行,建设适合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城市,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鼓励公交优先,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轨道交通与各类交通方式的换乘距离控制在100米以内。

  目前,北京市65%的就业集中在中心城区,居住与潮汐式交通问题显著。而通州的建设目标则是“让就业、居住和生活都在通州”。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297个重大项目建设将落户通州。远期将带动约40万人疏解至通州。

  北京行政副中心的规划,不只照顾到区内,更考虑到了与周边地区的联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积极推动与河北廊坊北三县共同编制跨区域规划,实现“规划一张图”,做好协同发展和共同管制。(经济日报记者 杨学聪)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