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企业“抱团”投资智慧城市受地方政府欢迎
2016-02-23 11:31:00
 

  新华社记者李滨彬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设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和其他一系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目前,地方政府越来越注重引进社会资本,采用联合运营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企业开始采取抱团的方式投资智慧城市,受到地方政府的欢迎。市场人士预计,2016年智慧城市将迎来机遇期,从2016年开始,每年可撬动千亿到万亿的市场规模。

  2016智慧城市将迎机遇期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被认为是解决我国“城市病”的一把钥匙,配合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协同创新专委会的发布的《中国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2015)》指出,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已有超过373个试点市、县(区)纳入住建部、科技部批复的试点名单,重点项目超过2600个,投资总额超万亿人民币。

  东华智慧城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浩哲称,就智慧城市的市场空间来看,目前我国每个三四线城市每年的市场规模大约在1-5亿元之间,北上广深每个城市每年估计有百亿元左右的投入。智慧城市带动了城市安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快速增长。

  郭浩哲分析,2012到2015年是我国智慧城市的展示期,智慧城市立项集中爆发在2015年,预计2016年开始将迎来机遇期,每年有千亿到万亿的市场规模。

  企业“抱团”投资破解智慧城市融资难

  融资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2015)》指出,智慧城市投资大,收益低,融资瓶颈明显,其建设投融资以财政融资为主,资金来源和渠道不足。

  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联合体执行主席梅绍华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某一家企业就能够独揽的,需要城市生态系统的若干厂商共同参与合作才能建设好。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为中国智慧城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五十多家像东华软件、海康威视、利亚德这样相关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或市值最大的上市企业,成立了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联合体,抱团到各地政府面对面对接商机。

  “我们一次集中几十家各行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到地方政府寻找合作商机,一般会受到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接见。地方政府几十个局的局长和几十个上市公司的老总面对面对接商机,符合互联网时代便捷化、直接化、高效率的思维方式。”梅绍华指出, 互联网时代需要有超级社群联合体的思维,进行模式创新。智慧城市投资联合体这种异业联盟不仅解决了不同行业企业资源互补的问题,也减少了企业和政府对接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各种成本。未来智慧城市投资联合体的企业将扩大到100家。

  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总裁孙育宁告诉记者,把各个行业单项冠军企业集中起来,由点到面,覆盖智慧城市各个方面,一起到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等于为地方政府引入了一次大型招商会,一次性带来资本、人才、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所以优质企业抱团投资的模式很受地方政府欢迎。

  智慧城市项目运营呈多元化趋势

  记者采访中发现,相对于智慧城市传统的项目合作,也有企业越来越注重由点到面的深入合作。政府也越来越多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从政府主导,自建自营逐步发展为采用联合运营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PPP商业运营模式,由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运营。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曾表示,通过PPP模式,政府不再“亲力亲为”、“大包大揽”提供公共服务,而是作为监督者和合作者,遵循“让专业的人做专业上的事”和“激励与约束相容”原则,更好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致力能力现代化。

  郭浩哲对记者表示,企业参与智慧城市的投资模式由政府出钱,企业承建项目变成政府出政策企业投资,政府分若干年购买服务的模式。郭浩哲进一步指出,现在要获得政府给予的专营权,要达到目标,实现可持续运营,对企业能力的要求上了一个台阶,建设的同时还要拥有运营的能力。“目前我们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探索把单点思维变成生态链的思维,不像之前以做项目为主,现在以城市为主题,提供一揽子围绕民生的方案。在合作的城市从短期投入转变到长期投入。现在留下做产业,建设展示、培训和研发中心,带动城市相关行业发展”,郭浩哲表示。

  不少企业负责人认为,推动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有连贯的政策和执行力。孙育宁提出,政府换届负责人变更容易导致项目不可持续,难以执行贯彻。政府成立PPP合资公司时,应该加强规范管理,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执行力度。与此同时,目前各个地方对智慧城市理解不太一样,我国应该加强各地建设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方案。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