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冯奎:掘金“城市发展路线图” 含大量经济增长热点
2016-02-22 10:01:00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2日讯(记者黄艳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就此,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冯奎指出,城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制定“城市发展路线图”根本上为了促进城市更健康、更可持续。同时路线图中包含大量投资机遇,其中建筑节能、地下管廊建设、智慧管理应用等等,正在成为投资热点。

  冯奎认为,最近一段时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频繁出台重要的文件与政策。这些文件与政策紧扣两个方面,一是培育新市民,二是构建新城市。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是任何国家通往现代化目标进程中,需要着力做好的工作。

  2015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6.1%,但还有2.5亿多农民工,他们前不能进城、后不来回村,“半城镇化”问题影响了中国通过城镇化扩大内需。中国现有各类城市 650多个,存在着种种问题,这次出台的意见着重针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比如要克服规划中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的问题,解决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的问题;消除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节约集约程度不高的问题;破解依法治理城市力度不够,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冯奎指出,城市经济产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80%以上,城市发展路线图中包含着十几、甚至几十类大量行业发展、经济增长与投资热点,值得各方面关注。

  一是规划设计行业将推陈出新。传统的规划设计,从规划理念、规划方法、规划展示应用等方面,都有许多不适应。那些能够全面落实发展新理念要求,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方法,充分体现公众参与要求的规划设计机构,可能脱颖而出,引领与主导未来规划设计产业。

  二是城市修护慢慢变热。比如维护加固老建筑、改造利用旧厂房、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污染土地治理、自然生态恢复等等,都可能项目化,引入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私人部门的资金。

  三是装配式建筑产业得到扶持。国家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预计国家将会扶持一批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钢结构建筑以及现代木结构建筑将有较大应用市场。

  四是绿色建筑和建材空间广阔。有关部门将完善绿色节能建筑和建材评价体系,制定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标准,分类制定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标准定额。城市将实施节能工区域热电联产、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

  五是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能获得政策支持。 在总结已有经验基础上,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土地、财政和金融政策,落实税收政策,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构建多元化棚改实施主体。

  七是地下综合管廊投资巨大。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将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将结合地铁建设、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八是交通治理产业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提升公共交通能力是许多城市的共性问题。为此,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增强公共交通运力。随着放宽市场准入,停车难问题有望缓解。

  九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产业链条长。雨水收集装置将在更多的单位、社区和居民家庭进行安装使用。透水建材铺装,将会不断普及。雨水花园、储水池塘、湿地公园、下沉式绿地等雨水滞留设施建设,给建筑行、施工、园林、绿化等行业带来机会。

  十是企业可以从污水治理中淘金。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配套管网建设、城市黑臭水体、污水截流、收集等等是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环保产业热点。

  十一是垃圾能够变成财富。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化、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利用新技术、新设备,从事厨余垃圾家庭粉碎处理的企业有“钱景”。国家也将有激励措施,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和再生利用体系。

  十二是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不同类型的机会。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等领域,一方面需要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精细化的服务应用,这为从事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与创客带来机会。

  十三是城市培训方兴未艾。城市问题错综复杂,针对政府部门、行业等的培训产业也将借势兴起。一些以城市问题为业务重点的培训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向城市咨询、论坛会议、商务推广等方向转型。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