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新春走基层】忙碌的寒假 别样的除夕夜
2016-02-15 12:59:00
 

  2月7日,除夕,钮玉江校长早早来到学校开始工作。中国经济网记者 高原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5日讯(记者 高原)2008年8月,钮玉江来到北京市房山区南梨园中学任校长,从到任的第一年起,每年的除夕夜他都在学校值班,一晃已有八年的时光。

  钮玉江所在的南梨园中学坐落在北京市房山区闫村镇南梨园村。这是一所农村初中校,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闫村镇14个自然村和2个社区。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好,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最初的南梨园中学并未有太多发展。努力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成为农村优质校是钮玉江到任后的工作目标。

  八年间 学校的巨变

  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组建了新的校领导班子后,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下了很大力气,经过两年的磨合和改造期,取得跨越式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0年起,学校连续6年获得房山区中考质量评价一等奖以及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一等奖, 学校80%的学生都能够顺利考上高中。

南梨园中学校貌 中国经济网记者 高原 摄

  7日,中国经济网记者来到南梨园中学,由于是寒假又是除夕,学校里十分安静,更加映衬出干净整洁的校园面貌,让人忘记这是一所农村学校。走进钮玉江的办公室,正巧外派进修回来的教导处主任陈丽芝在向他汇报工作。陈丽芝是学校政教处主任、团支部书记,并兼任初三年级语文老师,已经在学校工作近12年的她对于学校这些年的变化感触颇深,“以钮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成立至今,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楼翻新了,操场铺了塑胶跑道和草皮,教室里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学校食堂、锅炉房等都有了很大改善。”“以前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在全区处于中下游水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老师教学的干劲儿也不足,现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始终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我们老师的待遇也逐年提高,我自己的孩子就在这里上学,放心,踏实。”

  家访日 校外的家庭辅导

  钮玉江的寒假很忙碌,作为学校的领导,他要主持春节前的家访工作。今年学校家访的主题是“真情访百家,爱心助成长”,校领导和老师们共走访学生家庭一百五十多家,除了假期外出和个别外地学生春节不在京的情况外基本都覆盖到,受访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0%以上。“家访工作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衔接的桥梁,不仅能够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更能融洽师生关系,拉近老师、学生、家长三方的距离,所以家访是南梨园中学寒假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钮校长介绍道。

  作为教导主任的陈丽芝老师是每年家访工作的主力,她告诉记者,由于学校近年来各方面条件的提升,学生家长的工作也能够顺利的开展。“这些年,家长对于我们的家访十分欢迎和支持,我们与家长沟通孩子在放假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向我们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们很多老师与学生家庭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除此以外,学校老师也通过微信、飞信等方式与家长长期保持沟通,通过微信群的交流,老师为学生们布置作业、指导功课、了解生活及家庭情况等,家长与老师沟通学生在校和在家的学习情况。

  除夕夜 别样的温馨幸福

  学校每年的除夕至大年初二,都由校领导定期值班。为了让其他老师能和家人过个团圆年,钮玉江把除夕夜的值班工作安排给了自己,今年已经是第八个年头。八年间,钮玉江在值班期间应对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突发状况。2014年的除夕,由于天气太冷,学校的暖气发生爆裂,凌晨一点钟,钮玉江带领后勤值班人员耗时两个多小时进行抢修,终于解决问题。钮玉江说:“值班时工作人员少,因此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十分辛苦,我作为带班,更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安排。”

  除夕的值班是无趣的,人少,遇到突发事件更加辛苦,但钮玉江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他的话语中总是表达出“这是我应该做的。”钮玉江说:“虽然除夕夜值班失去了和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的机会,但是在学校里过年,一些在学校附近住的老师会在除夕夜钟声响起的时候来到学校,和我以及其他值班人员一起辞旧迎新,让我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馨和幸福。”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