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新春走基层】“幸福乡村号”上的暖心人
2016-02-07 05:52:00
 

徐艳(左一)和同事一起给列车贴窗花,装扮列车。张 毅摄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我们‘幸福乡村号’全体值乘人员祝乡亲们猴年福气多、日子喜洋洋……”春运以来,这是列车长徐艳和列车员王迎香为旅客们提前拜年常说的话。1993年,年仅18岁的徐艳来到了汉中车站,成为一名客运员。23个春夏秋冬,她始终扎根在大山坳里,从一名普通的客运员成长为列车长。

  汉中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8361次列车穿行辐射的地方,为国家确定的秦巴连片扶贫区域。该次列车从汉中西行,终于阳平关车站,沿路停靠14个车站,服务辐射沿线517个村的76万村民,全程117公里,票价7.5元。

  这趟车由于是全国最小编组,只有2节车厢,列车上没有设置茶炉,一到冬天,车里温度低,老乡们都笑称这趟车为“冻车”。为了解决老乡们喝水的问题,汉中车务段在欧家坡等站设立了供水点,往返均由车站给车厢送开水。空热水瓶交下去,满满的热水瓶提上来。组织完旅客乘降、补票之后,徐艳抓紧拎着暖水瓶给旅客倒开水。看见有睡觉的孩子,立即拿来“爱心小毛毯”轻轻地盖在孩子身上。窗外,三九天寒气袭人,车厢内始终洋溢着暖暖亲情。

  记者在列车上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1月22日,陕南地区大雪纷飞。返程的8362次列车即将到达小寨车站,一名60多岁的老年男子提着沉沉一麻袋腊肉、红薯、花生,不时张望着车来的方向。老人叫田世贵,今年64岁,家住距离小寨车站10公里外的山坡上。他和“幸福乡村号”有10年的交情。田世贵的儿子居住在史寨,有几块耕地,为了帮儿子种庄稼,老人常年往返于小寨和史寨间,得知他还要赡养88岁的老父亲,大家向家境不宽裕的老田伸以援手。老人性格倔强,自尊心强,轻易不说自己的困难。徐艳不动声色地接济他,冬天为其添置棉衣、羽绒服,夏天则添置毛巾、茶叶、白糖。老人很感动,也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回报。时令蔬菜瓜果下来了,老人会赶近两个小时的山路给徐艳送东西来。

  “徐车长,俺也没啥能给你,自家地里的,又甜又面,年里头尝个新鲜。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我田老汉……”老人一边费力地将这一大袋东西搬到车上一边对大家说。“徐车长心肠好,没有看不起我们山里人,有时候从地里直接来坐车,满身灰土人家也不嫌弃。”

  知道田老汉要来,徐艳早准备了几袋茶叶、白糖,并估摸着田世贵所送东西的价值,悄悄装了200元钱,让老人过年采买些糖果招呼客人……(经济日报记者 张 毅)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