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东旭光电净利润增长183% 连续分红保持高增长势头
2016-02-06 09:23:00
 

  东旭光电2月5日晚间披露了2015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50亿元,同比增长190.50%;净利润13.26亿元,同比增长182.84%;基本每股收益0.48元/股。

  与此同时,公司董事会还审议通过了201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将以2016年1 月31 日总股本3,835,000,526股为基数,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按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0.70 元人民币(含税),共计分配现金红利2.68亿元。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弱势行情中企业投资价值才更加凸显,东旭光电业绩持续增长是连续分红的有力保障和必要前提,其产业龙头地位使之成为受市场追捧的投资蓝筹。

  产业整合带动业绩高速增长

  2015年度东旭光电业绩快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玻璃基板销售收入的增加及注入公司的第5代液晶玻璃基板业务、蓝宝石新材料业务顺利实现并表。数据显示,该公司玻璃基板2015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80亿元,同比增长达65.12%,营收比重达21.07%。

  “东旭光电2015年度业绩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国信证券一位长期跟踪企业的分析师表示,通过推动旗下5、6代玻璃基板业务整合,使得公司业绩再上新台阶。报告期内,东旭光电顺利完成了定向增发工作,成功将托管公司石家庄旭新和郑州旭飞旗下7条第5代TFT-LCD玻璃基板产线注入上市公司。同时,芜湖G6玻璃基板产线项目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其中1-5线已经实现量产,6线正在试运行。

  对于玻璃基板业务未来的发展情况,东旭光电证券部员工回复记者时表示:“5代线的注入必然会极大地提升公司基板业务实力,而随着前期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建设投产将持续加速,玻璃基板产品对公司业绩贡献的比重还将稳步提高。”

  记者注意到,依托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的整套工艺及制造技术,2015年东旭光电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长足进展。以玻璃基板薄型化为例,厚度分别为0.38mm、0.3mm的第6代、第5代玻璃基板产品已分别在公司成功下线,在国内率先实现将玻璃基板产品厚度降至0.3mm级,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走在了市场前沿。

  据了解,东旭光电是全球为数不多掌握液晶玻璃基板全套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浮法和溢流下拉法两种玻璃基板生产工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较强的玻璃基板规模化生产基础。其中,托管公司旭虹光电以浮法为主要生产工艺建成我国第一条规模化高强超薄触控屏玻璃生产线,单线产能规模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旭硝子。

  “旭虹光电建设运营的触控屏玻璃生产线使东旭光电成为全球唯一一家用浮法工艺生产0.3mm铝硅盖板玻璃的厂商,也为东旭实现以浮法工艺生产高世代玻璃基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分析人士表示,据大股东此前曾承诺,旭虹也有望于2016年底前注入上市公司。

  行业大亨积极布局蓄力未来

  在不断挖掘现有业务潜力的同时,东旭光电也在积极布局为后续发展埋下了“伏笔”。

  报告期内,投资达31.1亿元的第5 代线彩色滤光片项目在江苏省昆山开发区正式破土动工。该项目规划建设3条第五代彩色滤光片生产线,规划产能达到16.5万片/月,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为19.08亿元,税后利润3.43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彩色滤光片项目一直被视为东旭光电向平板显示领域纵深发展的关键一步,通过该项目不仅能够获更可观的收益,还可与现有产业板块协同,提升整体竞争力。

  2015年度报告发布当天,东旭光电还披露了一项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拟建设8.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该项目达产后将形成540万片/年的产能,且有望在国内率先形成8.5代国产玻璃基板的生产能力。

  由于目前第6代以上的大尺寸液晶玻璃基板全部由国外厂商生产,国内供给市场尚处于空白,尽快建成第8.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并实现量产是本土基板公司升级产品结构、增强行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东旭光电高管表示:“8.5代线项目建设将大大提高东旭光电的行业议价能力以及对下游面板客户的产品覆盖能力,将有助于巩固东旭光电在国内玻璃基板市场的行业龙头地位。”

  截止2015年底,中国大陆建成及在建8.5代面板生产线达到11条,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能总计超过1000万片,据此,8.5代玻璃基板的需求量可达到2000万片以上,需求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年。

  “8.5代线项目是东旭光电在玻璃基板领域取得的重大胜利,也是对公司科研实力的一种证实。” 东旭光电该高管表示,公司8.5代线一旦投放市场,不仅可为区域内新建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提供基础配套,抢占市场先机,还将有助于完善国内平板显示产业链,推进平板显示行业的国产化进程,提高我国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国家竞争力。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