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山东:转型升级有新招
2016-02-05 06:08:00
 

  上图 “中达永安”号客货班轮正在靠岸。随着中韩自贸区加速推进,威海港日益繁忙。右下图 在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深水码头,5座深水半潜式正在建设中。中集来福士通过自主创新,目前已具备生产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技术。 经济日报记者 王晋摄

  左图 位于潍坊市的福田汽车山东多功能车生产厂的生产线。该企业生产的图雅诺是去年阅兵式的国宾车。经济日报记者 王晋摄 右图 潍坊市电子商务孵化器内,智炎众益合多语种外贸市场开拓孵化中心的员工们正在忙碌地工作。 经济日报记者 王晋摄

  在极地漩涡携带大寒潮将达渤海湾附近时,《经济日报》记者来到山东这个工业大省。

  世界性的经济不景气,全国经济增长持续下行,正像极地漩涡一样给这个省的许多企业带来一股寒潮。

  如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怎样适应新常态?记者走园区、进企业、访干部、听实情,一个最深的感受是:当前的中国经济,困难客观存在,希望充满原野!只要保持一股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发活力,抓住机遇,就一定有光明前景。

  政府怎么做——

  潍坊:精准服务解难题

  2015年,潍坊大力节能减排,完成了PM2.5减排27.8%的刚性目标,实现了8.3%的GDP增长。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感慨地说,“我们打了一场恶仗,也打了一场胜战。GDP、财政收入要保持增长,节能减排的任务必须完成,一增一减非常艰难”。“发展动力转换,经济运行列车要转入新的轨道确实不容易,就像扳道岔一样。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问题找办法,探索形成新机制”。

  精准发力,壮士断腕“布新局”。

  潍坊产业结构偏重,去产能任务繁重。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实施“386环保行动”,举全市之力,用3年时间,围绕三个目标、打响八大战役、强化六项保障,确保到2015年底实现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其间,关停并转了80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同时,加速构建“1669现代产业体系”,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去产能的同时,一系列制度创新在强力推进。

  潍坊市经信委副主任杨希春说,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第一招,建立企业问题需求直报制度,开通网上直报平台,企业遇到问题无需层层转达,通过平台直报管理部门,解决的情况和进展还能实时查询。经信委成立了企业对接服务中心,15个工作日内及时反馈。第二招,实行领导协调解决会商机制。遇到经信委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分管副市长召集相关部门开协调会,如果还解决不了,市长直接协调。去年9月起,市长刘曙光已6次召集现场协调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第三招,建立每季度企业问题上报、解决通报制度,督促有关部门落实。

  为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潍坊市财政局主动向自己的权力开刀,将原来用行政手段分配的财政专项资金改为市场化运作。以此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设立市一级现代产业发展基金,出资20亿元成立潍坊市金融控股集团,运用现代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现代产业体系。

  潍坊市金融控股集团董事长助理杨金柱说,“潍坊推行这项改革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建立起完善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撬动了社会资本”。目前,金融控股集团联合各类金融及社会资本成立了28只基金,形成了包括天使基金、VC基金、风险缓释基金等在内的中小企业基金群,服务于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

  搭建平台,服务助增“加速度”。

  在潍坊市,有个电子商务孵化器。这是潍坊市商务局与中国电商委合作建设的,包含智炎孵化中心、雁阵实训基地、电商平台路演中心等,对企业进行孵化和培训。

  走进智炎众益合多语种外贸开拓孵化中心,记者看到,这里有许多为中小微企业量身打造的实训孵化平台,对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营销策划、网上接单、询盘还盘等进行培训辅导,并直接进行实务链接。

  “我们干了件新鲜事,在线上做了个B2B2C的国际站,为中小企业搭建起小语种网络平台,优选中国的好企业,让国外买家精准地找到供应商。”潍坊市进出口企业联合会会长肖永刚说,“有些企业做内贸很强,但不会做外贸。我们的教练团队帮助这些企业学做外贸”。他说,这个平台2015年5月试运行,通过模式创新,选择有定价权的“中国好工厂”,为国际买家提供一对一询盘,提供点对点服务。

  目前已轮训孵化企业1634家,327家企业实现了外贸“零”突破,实现进出口额5000万美元。

  在中国·潍坊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各种3D打印的产品琳琅满目,这里是政府投资的技术服务平台,主要为企业提供3D打印技术服务。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龙江说,“如果企业都购置3D打印机,成本高、使用率低。我们这个中心就像开了家公共打印店,园区企业只需很低的价格就能得到技术支持”。这等于延伸了政府公共服务。

  力促聚集,提升产业“含金量”。

  潍坊高新区里,蓝色智谷产业园赫赫有名。夜幕下,北京大学燕园科技园、清华大学启迪之星孵化基地、中科创新园三大创新平台的标识熠熠生辉,这是潍坊为促进企业创新升级搭建的引资引智项目。

  中科创新园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潍坊高新区管委会共建的科技创新综合体,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孵化加速等于一体。潍坊的产业与中科院的资源对接后,一批新项目很快涌出。中科创新园2015年7月开园,已有7个项目入驻,目前还有7个项目在评审,春节后入驻。

  潍坊孕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园区孕育的新企业。这家公司的员工是一群80后、90后。“公司去年4月成立,已经开发了三种产品,正在筹备第四款。我们依托中科院的技术,生产了这种爆款奶瓶。你看,把开水倒入奶瓶,不到1分钟就能把水温降到40摄氏度,还能保温30分钟,很适合年轻妈妈们需要。”该公司销售经理亓伟开心地说:“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我们获得了新材料领域山东省第一名和全国总决赛优秀奖!”

  在清华大学启迪之星孵化基地,智能电单车、氧卫士家用臭氧农残净化器等项目让人眼前一亮。“我们三家创业园各有特色。我们以‘孵化服务—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开放平台’四位一体运营模式,对种子项目‘孵化+投资’。”潍坊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李耀华说。产业集聚效应让潍坊这个“世界风筝之都”站在了起飞的风口。现在,美国硅谷潍坊创源孵化器在此挂牌运营,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山东省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东北大学新材料研发中心等一批创新机构纷至沓来,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在这里落地生根。

  企业怎么干——

  烟台:主动转型“三个去”

  烟台是山东工业企业集中度大的城市。世界性的经济不景气,给中国经济特别是工业企业带来压力。然而记者在烟台看到,不少企业似乎很从容。2015年,烟台工业增加值增长7.9%,不少企业报出超两位数的增幅。用烟台市经信委主任刘福生的话说,“这个冬天并不太冷”;“拓开去、走出去、做上去”,烟台的企业正在谋求新的发展。

  第一招,拓开去,向延伸产业链要效益。

  电解铝产业是产能过剩的“重灾区”,产品低端化、同质化,让不少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泥潭”无法自拔。可走在烟台最著名的两家铝加工企业——南山铝业和丛林集团的车间里,随处可见等待下线的铝制型材和忙碌的工人,让人很难将产能过剩和它们联系在一起。

  丛林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苏振佳道出了其中“奥秘”——找准铝产业下游应用的“穴位”,专注铝型材的深加工和终端产品的研发,推动高端铝型材应用从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拓展到轻量化汽车、铝合金船舶等新兴产业领域,延长生产链条,解开了铝制品应用的“死结”。

  市场不好,很多是结构性问题,不一定是市场饱和。“只要产品应用多了,符合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就能化解产能过剩。”苏振佳说。

  在山东招金集团的招金银楼内,一款名为“金猴献瑞”的金钞产品特别吸引人。通过扫描附赠的幻彩卡片,一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便会跃然在手机屏幕上,辗转腾挪,一本“活”的动画书就能呈现眼前。消费者既买了保值黄金,又买了文化趣味。

  招金精炼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绵慧透露,1克纯金的金钞产品售价高达598元,远高于金价,即便如此仍受到市场热捧,销量突破120万张。同样的黄金,同样的金价,由于加入巧妙的设计和创意,收获了不一样的市场。虽然近年来金价下滑,但2015年招金集团仍实现销售收入450多亿元,利润突破7.5亿元。“应对矿业寒冬,公司决定往两头拉长产业链。手机、电脑,国内只要有金材料应用的地方几乎就有我们的产品。”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路东尚充满豪情。

  为了更好地发挥全工艺生产优势,招金集团将生产能力重新分配,一部分用于继续生产批量化、大众化产品,一部分用于重点研发高端礼品、收藏品、个性订制的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如今,招金集团近三分之一的利润来自于主业务炼金之外的领域。

  第二招,走出去,向全球要市场。

  新形势下,烟台企业对“走出去”做出了更深刻的反思:“走出去”依然是企业逆境求生的重要路径,但要走新路——搞“升级版”,要输出高端的产品,更要输出管理、资本、技术和文化。

  冬日的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深水码头焊花闪闪,5座在建的深水半潜式依序排开,一座座万吨海上“巨无霸”与水面成群嬉戏的海鸥相映成趣。“这种景象全世界都难以看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姜隽兴奋地说,“目前世界深水半潜式平台市场萎缩,我们手握全球26%的市场份额。全球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共27座,中集来福士就占了7座”。

  深水半潜式是海工平台中建造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产品,长期以来被国外垄断。中集来福士通过自主创新,目前已具备生产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技术。凭借过硬的实力,世界级海工产业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

  万华集团是亚太规模最大的聚氨酯供应商和全球最有竞争力的MDI制造商。走进万华工业园展厅,一张集团领导与国外公司负责人同坐一桌签署收购协议的照片格外醒目。2011年,正是通过收购匈牙利最大的化工公司——宝思德化学公司,万华集团由“万华中国”向“万华世界”转变的战略方针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万华收购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宝思德化学公司后,通过资本、管理、人才和技术的输出,使该公司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博学表示,此前万华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达到40%,并且拥有定价权,但如果仅仅安于国内市场,就不会具备如今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

  第三招,做上去,打造持续发展引擎。

  新常态下,只有技术创新,迈向高端、迈向一流,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引擎。

  蒲公英也能做轮胎,这不是科幻电影,在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内,一款性能过硬的蒲公英概念胎已经呈现在人们眼前。这种全新材料制成的轮胎在耐磨度等性能上都好于普通橡胶。

  “天然橡胶生长周期长,对土地、水资源消耗巨大,且我国仅有海南、云南等少数地区适合种植,长期受国外垄断。”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锋告诉记者,公司投入5000万元研发的蒲公英轮胎技术已成型,现在要做的就是提高单亩蒲公英出胶率。“蒲公英种植对气候、土壤要求低,适合在荒地种植,我国这种土地资源巨大。推广后,可替代天然胶,打破橡胶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除了蒲公英轮胎,环保轮胎、雪地轮胎、高性能子午胎……如今在玲珑轮胎,每天都会有2个新产品的轮胎得到开发。2010年,玲珑轮胎自主研发的“低断面抗湿滑低噪音超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节油轮胎用高性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制备关键技术”又捧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烟台市委书记孟凡利说,“烟台过去的发展靠创新,现在的发展靠创新,未来的发展更要靠创新。我们必须把创新放到决定城市地位和未来命运至关重要的战略高度来对待,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以战略眼光布局创新,以强烈使命推进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的创新型城市”。

  机遇怎么抓——

  威海:借自贸东风谋发展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威海市与仁川自由经济区被选定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威海成为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被写入自贸协定的中国城市。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威海可谓占了“先机”。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威海,一些新的变化正在发生。

  变化一,抓住商机做大。

  1月18日上午9点,威海港,凛冽寒风中,一条班轮正在缓缓靠岸,乘客们排队下船乘坐摆渡车,同时卸货的工作有序展开。

  “这是‘中达永安’号客货班轮,装载乘客500多人、集装箱216个。昨晚7点从韩国平泽港开船,今天早上抵达威海。”威海港集团集装箱分公司经理夏利明说,“威海港是我国距离韩国最近的港口,夕发朝至,货物运输实现了空运的速度、海运的价格。随着中韩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今年,我们预测中韩之间的货物运输量将增加5%到8%”。

  “明天我就要飞韩国。”威海九日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旭光每年有一半时间在韩国,“我们公司2008年成立,开始主要做韩国商品代理。2009年,转型做自有品牌的产品,产品在韩国生产,销往中国。去年产品的销售额达到5亿元,其中自有品牌占了一半”。

  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已实施两次降税。“降税后,每个集装箱少交2000多元的税金。更大的利好是自贸区带来的影响力,过去,我们在全国招代理商不容易。现在,人家主动上门,代理商比之前增加了一倍。”他说,“进口食品的销量也翻了几倍,目前仅海苔每月能走30个集装箱,年销售额在1亿元左右”。

  借助开放机遇,九日公司开始谋划新的发展。发力电商业务,公司新建了电商二部,拓宽产品线。同时,建设电商基地,为创客搭建平台,为入驻基地的创客提供产品和物流服务,推广自己的品牌。

  感受到变化的还有威海港。“早在1990年,威海与仁川开通了中韩之间第一条海上航线。有人说,一条小船推动了中韩自贸区这条大船起航。如今,中韩开通了15条航线,其中5条在威海,中韩货运量威海占总量的30%以上。”威海港集团党委副书记唐宗岭踌躇满志,“去年,我们新装备了2个5万吨的集装箱码头。今年,我们正在进行大闸口建设,实现信息化通关”。

  变化二,适应竞争创新。

  自贸区建设,推动了创新热潮。在威海市环翠区,有个韩品在线韩国生活实景O2O深度体验中心。在这里,小桥流水间,韩式客厅、餐厅、美发室依次展开,消费者品尝美食,试用美发用品,选择茶具、日化品,在体验中增加了对商品的了解。这种业态创新点燃了消费者的需求。

  “我做中韩贸易26年,去年是最忙的。”山东新大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本昌说,“去年12月31日,这里刚刚开业。我是韩国日用品最大的中国进口商,独家代理很多韩国日用品。中韩自贸区的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多挑战,让我们加快从1.0时代迈入2.0时代”。

  刘本昌说,利用中韩自贸区与“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他们正在发力电商业务“二次创业”。线上,开通韩品在线自营平台;线下,与新大东现有的1000家经销商合作,向1万家线下终端进行扩散,通过线下向线上导入客户流量,实现营业额的迅速放大。“我有个梦想,建设韩国创新创业中国离岸产业园,引入100家韩国的动漫、文化等企业到此孵化,孵化成功的产品再从威海向全球市场首发,进入企业3.0时代”。

  威海国际物流园利用已建成的闲置配送区,升级为“中韩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贺琳说,目前物流园在韩国平泽港设立了3000平方米海外仓,为贸易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从韩国生产厂家到物流园保税库再到客户端的“门到门”全程物流链“一站式”物流配送服务,推动了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国内物流向国际物流的转型创新。

  在全国外贸双下降的情况下,2015年,威海与韩国贸易额59.8亿元,增长14.5%,其中出口38.7亿美元,增长32.3%。威海口岸对韩进出口225.7亿美元,增长10.5%。实际利用韩资增长18.2%。

  变化三,开放给力改革。

  中韩自贸区给双方带来大量商机,也促进自贸区改革不断深化。

  通关速度在加快。“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后,对我们搞电商的公司最直接的利好是海关通关模式的改变,通过扫码放行、政策放宽等大大节省了通关时间。”山东英航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王丽告诉记者,从这里到韩国走海运能突出价格的优势,通关时间短可以规避时效的劣势。从韩国经威海到广州的商品,最快3天就能送到买家手上。

  审批手续在简化。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协调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于明涛说,去年,威海品牛烧烤设备有限公司获得中国首张检验检疫部门与商务部门颁发的原产地证企业备案与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两证合一”证书,标志着“两证合一”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企业从跑两个部门改为由商务部门统一受理,成本大幅降低。

  给消费提供制度保障。威海市消费者协会与韩国仁川消费者联盟签署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协议,建立了消费纠纷跨国调处机制。去年上半年,市民李女士在仁川一家商场买了件大衣,归国后发现大衣存在质量问题。经过双方协调,商家为她更换了新大衣。

  抓住新机遇,威海确立了发展目标——打造中韩合作制度创新试验田、中韩自由贸易先试平台、中韩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中韩产业融合先行高地。“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威海努力创造出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包括创新中韩陆海联运等业务模式、实施了关检合作“三个一”口岸通关模式、开展电子口岸试点。这些创新的背后得益于改革的加速推进。

  “中韩自贸区建设给威海带来了巨大机遇。”威海市委书记孙述涛说,“我们要充分发挥威海独特的区位优势,担当起国家赋予的建设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使命,先行先试,开拓进取,努力探索开放型经济的新经验、新模式,加速释放自贸区建设红利,让威海成为山东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新平台”。(经济日报记者 张磊 单保江 王晋 王金虎 王轶辰 孙昌岳)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