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正式实施
2016-01-29 16:10:00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9日讯(记者 姚进)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正式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决定结束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双轨并行”的过渡期状态,正式切换为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简称偿二代)。自2016年1季度起,保险公司只向保监会报送偿二代报告,停止报送偿一代报告。

  所谓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国内现行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始建于2003年,被称为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与偿一代以规模为导向不同,偿二代的核心是以风险为导向。偿二代建设于2012年启动,经过三年努力,2015年2月,偿二代正式发布并进入实施过渡期。

  “从2015年开始,偿二代顺利完成了4个季度的试运行。试运行平稳、风险可控、成效显现。”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主任任春生介绍,从行业整体看,偿二代下偿付能力保持充足、平稳;从公司情况看,偿二代能更好识别高风险公司,引导保险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理念、市场策略和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改善偿付能力。

  任春生透露,在历时一年的过渡期内,保险公司从最初多达10多家的不达标,到2015年4季度末时还有6家企业不达标。“这也是正常的,无论是偿一代还是偿二代,都会有一些企业不达标,对于这些不达标的企业需要做的就是调整业务结构和降低风险,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任春生说,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无法消除,企业只能够去控制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并将风险发生的破坏性、影响力降到最低。

  据介绍,一些不达标的企业已经开始着手整改,通过增资、调整结构、发资本债补充资本等方式,满足偿二代要求。“偿二代的正式实施将进一步增强我国保险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保险公司转变发展方式,引导行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同时,将进一步深化保险监管改革,通过管好后端,推动前端进一步放开,为人身保险费率和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改革、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等改革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任春生表示。

  “偿二代第一次提出了契合中国市场特点的第一支柱各风险因子,强调风险导向。”德勤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服务合伙人、偿二代风险管理组主要负责专家谈亮认为,在偿一代下,保险公司的资本要求与业务规模完全成正比,缺乏对风险衡量的有效标尺。部分寿险公司为冲规模,大力发展高现金短期趸交等万能险产品,同时为增加销售,不断提高对销售员及银保合作的费用率增加了产品成本,并衍生出其他一系列问题,如投资激进、期限错配等。在产险里面存在同样的问题,车险、非车为争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佣金战,从而出现全行业接近亏损的情况。而在偿二代下,通过大量的行业测算,基于不同负债产品和资产配置的实际风险状况,对应不同的风险计量规则,控制风险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对保险公司的资本要求,真正构建起了以风险而不是以规模为导向的监管体系。

  2015年,保险行业在权益投资和另类投资比例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投资海外地产、举牌上市公司等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偿二代下,权益价格的风险因子系数很高,即对资本的消耗很大,险资投资于上市公司所要求的资本压力相当大。”谈亮表示,由此可见,偿二代下的资本约束“紧箍咒”将促使保险公司必须考虑高收益投资资产与资本占用之间的平衡。

  不过,任春生表示,目前保险相关监管规定要求,险企在权益类投资上面最高不超过上季度末总资产的30%,但整个行业最高也未超过14%,因此红线并未被突破。总体来看,保险机构对风险的把控是有度的。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