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针对不同地区海绵体节点实施智慧监控
自2009年“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智慧城市”作为支撑该系统性设想的组成部分,正在全球范围内,被多数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并在城市层面开展实践。开展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是数字城市、平安城市(数字化、信息化和物联网等)的升级性目标。城市的智慧化必须有载体来依托,而海绵城市的构建,借助新兴技术力量能够优化管理格局、实现质量双升。结合城市内涝事件发生的特点和我国城市交通路况实时监测等的经验,针对申报城市不同地区不同空间分辨率海绵体节点的智慧监测与控制是有效增强应对风险的关键,直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五)重视政策激励引导公众参与和行业育成
在顶层政策的指引下,重视地方政策的配套研究、制定、论证和发布,在条件成熟的阶段,对于有立法权限的城市,可以考虑用法的形式来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如《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2011年11月)》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条例(2014年12月)》,可有效避免规划流于形式,避免规划因故修改而影响目标的达成等。与此同时,强化注重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海绵标准、技术规范的构建,既填补国内空白,同时,有助于规范本地规划建设市场的有效培育。为克服目前所面临的公共认知、政策及资金保障、技术支撑不足等困难,建议在短期内,提出倡议、形成共识。推动教育和研究、建设示范案例;中期阶段,加快建立和修改相关法律、条例及标准,要求新建筑、绿地等设施要具有雨水调蓄功能,加强高承载高透水高透气型道路建设,并引入多源资本,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法,开放行业竞争,提高建设和运营水平;远期阶段,促成全民参与监督,全面建设并完善海绵型城市。制定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来促进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雨水再利用,形成了多个有效的工程案例。
(六)海绵体建设资金多元技术适用模式有效
海绵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筹措应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模式,结合其建设周期长,具有先导性、基础性、长效性和公益性的特征,必须确保政府必要的投入。要在保障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投融资体制。国家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等正在推进公私合营(PPP,Public and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这与海绵城市的申报政策(财建[2014]838号)相符合。海绵城市申报,明确收益分配或奖励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形成申报特色,特别是海绵城市行业的产业链企业的参与(如规划设计单位、建材提供商、运营服务商等)。与此同时,适用技术的应用是海绵体构建的关键支撑,建立成熟有效、科学合理的技术经济考虑遴选机制与不同区域规模的示范,并以技术适用、经济合理、符合市场规律等为原则,从政府角度出发,有意培育和引导该产业的孵化与发展(如宜兴的水治理行业),同时形成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低成本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充分体现试点示范的全局性价值。
(七)海绵经济需要行业层面的顶层设计支撑
引导城市向低冲击开发转型,构建海绵城市体系,有助于缓解当前城市雨洪风险并降低灾害影响水平,通过提高雨水的综合利用效率,来改善城市水生态安全。2010年,特别是2014年以来,国家和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出台系列关于解决城市内涝和构建海绵城市的政策要求,并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地方开展试点工作。超过半数曾受内涝影响的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为了有效引导地方实践和激发市场参与建设的活力、力度,应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行业的建设。截至2015年8月,从事海绵城市建设的企业总数约为84家,覆盖我国48.4%的省(市、区),超过一半的省份基本没有专门从事海绵城市建设的企业,其中位居前五的省(市、区)的依次是江苏、广东、北京、上海和山东,占行业企业数的比例分别为22.6%、19.0%、17.9%、16.7和6.6%,总量、创新能力和产能规模均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企业分布、城市内涝风险与城市径流系数控制格局不项匹配,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市雨洪风险与沿海地区相当,但是产业培育和技术创新亟需覆盖。结合国家和省市政策特点,研究并编制“十三五”海绵城市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阶段性保障海绵城市建设企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行业的建立、引导市场主体充分参与,进而支撑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八)行业协同、协作是加速海绵经济的核心机制
为有效保障海绵城市建设质量,需要信息技术、规划建设、行政管理、用户消费和融资运行等多元化集成创新,存在跨行业整合、行业内部升级、跨平台协同和跨领域衔接等需要。,海绵城市技术、标准、规划、建设、运营和投资等均面临较大挑战与困难,需要统筹行业力量实现协同创新,依托试点并快速辐射全国新城新区开发和既有城区改造,形成有效的经验总结和实践参考。从五个方面予以着力:1、行业引导,优秀引领,模式提升;2、国际交流,项目牵引,合作共赢;3、体系升级,持续孵化,立体网络;4、注重标准,分类指导,知识共享;5、有效互动,资源整合,服务升级。
“十三五”时期,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将进入攻坚阶段,以科研院所为重要知识创新依托,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维为指引,逐步为我国城市的低冲击开发和生态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提供扎实平台。发展海绵经济实为必然,加快培育、孵化和应用是促进城市开发模式转变的关键性市场手段。
(作者徐振强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