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发电装置,具有高效率和零污染、零排放等突出特点,将在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能源低碳化、清洁化。目前,燃料电池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并且得到积极推广。燃料电池车已经从开发阶段进入了市场导入阶段。这是记者从近日在京举办的2016APEC燃料电池国际论坛上了解到的。
论坛交流和探讨了各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进展、产业规划以及相关的政策、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等,分享了现有的技术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国电集团总经济师张树民表示,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当今世界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方式难以为继,人类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方式,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燃料电池在大规模发电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作为发电企业,国电集团将继续关注燃料电池在大规模发电及储能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
全球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化物所衣宝廉院士说,从2005年到2012年,通过全世界共同努力,基本上解决了燃料电池满足汽车需求的问题。燃料电池功率密度达到了接近内燃机的水平。从燃料电池的寿命看,小车达到了5000小时,大巴超过了1万小时。此后主要是降低成本和批量生产的问题,还有建设加氢站的问题。
2014年12月,丰田公司宣布开始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2015年被认为是燃料电池汽车元年,世界上许多大的汽车厂商都拿出了比较高档的燃料电池轿车样车。从国内来看,我国车用燃料电池起步并不晚,性能跟国际水平比较接近,只是可靠性和耐久性与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已有200余辆燃料电池车在国内运行,累计运行公里数超过10万公里。
据介绍,国内在燃料电池的材料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上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水平,但还没有进入商业化应用。另外,从技术上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亟待建立燃料电池发动机快速评价方法,推动示范运行,促进关键的产业链和技术链的形成。据介绍,国内现在能够运行的加氢站有3个,上海、北京、郑州各一个。不仅是车用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应用也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降低成本,加氢站建设的任务也很艰巨。(经济日报记者 李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