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由阿里研究院主办的2016新经济智库大会在北京举行,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出席并发表了题为《从IT到DT:重新定义信息经济》的演讲。
高红冰阐释了三个核心观点:第一,互联网创新是“技术+商业+规则”三位一体的,不可分割;第二,TCP/IP协议,自下而上重构经济社会的“信息基础结构”;第三,我们需要研究的真问题是商业模式和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
他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巨变的时代,最关键的是如何建立观察变革、拥抱挑战的思考框架。而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全新逻辑和框架,这就是技术创新、商业创新,同时及其伴随的规则改变,而真正改变的是建立了全新的、经济社会的信息基础结构。
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其后,互联网在中国商业化的主线路,由最早期基于网络游戏的盈利模式,基于信息内容的互联网广告盈利模式,最终走到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电子商务。网络将商务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今天中国商业经济互联网化的一个主流模型
互联网不仅在改变城市,也在改变农村;互联网不仅改造消费、流通业,也在改造生产制造,改造金融业,改造并创造新的服务业。互联网在带来一些更大的价值创造层面上,越来越突破我们原有的工业经济的局限。
互联网在改造我们的现在,在改造我们的未来。互联网形成一个又一个平台经济,以高效、高速的、零边际成本的方式运行,过去的工业经济结构造就的垂直、线性的链条,高成本、高库存的障碍,让互联网有机会去改变它们,并创造新的奇迹。
DT经济,一个被第二次定义的“信息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
图为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
高红冰演讲实录: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想最最重要的事情是应当采用什么方式、使用什么样的逻辑框架,去思考、观察和创造世界。
在一个巨大的变革时代,无论是作为一个研究者,一个智库机构,还是作为一个企业家,都需要一个正确的观察角度,也都建立一个全新的思考框架。如果我们所处的环境,或者位置已经局限于过去、局限于传统的视角,我们无法将创造未来。Ian Morris(伊恩-莫里斯)刚才谈到亚当?斯密,他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发现人类财富创造的方式,是要去发现一个新的市场。那么,我们今天,互联网正在引导我们去发现一个更大的新市场,去寻找一个经济的新大陆,去创造一个新的实体经济。
10天前,我去杭州参加了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早在2013年,浙江省政府率先发布了“大力促进信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10天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今天对于我们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2015年,对中国或全球来讲,最重要的事情,是中国倡导“互联网+”、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让高端制造业重要回归到本土。在中国,2015年的“互联网+”,互联网几乎加了所有可以加的东西,人们在使用互联网去定义了几乎所有的技术、产业和部门。但是,回过头来看,今天最需要重新定义的可能是“互联网+”本身,是“信息经济”本身。事实上,一个IT时代所创造的“传统的信息经济”,正在被一个新的DT时代打破。
DT重新定义信息经济
我们要从“技术+商业+规则”三位一体的角度思考,不能只讲技术。技术非常重要,技术不断改变商业的边界,不断改变经济,不断改变世界。但是,技术改变商业模式的时候,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技术以它与生俱来的新思想、新方法,全面地改变了商业的规则。互联网改变商业模式,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所面临的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关键节点是在1973年人类发明了TCP协议和IP协议,这个协议自下而上地重构了经济社会的“信息基础结构”。
回望过去,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最先应用于提水、采矿,后来进一步应用于电站、工厂、机车和船舶等各个领域中。瓦特改良蒸汽机导致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由此,人类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后期,电力的发明,尤其电力设施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之后,给人类带来了第二次工业化浪潮。20世纪,电力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规模电力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网络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上世纪50年代后,始于1947年发明的晶体管,引发了计算机革命,这给人类带来了一次很大的飞跃,这是第一次信息革命,或者也可以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是一个经济和社会IT化的过程,人们利用信息技术武装经济社会。
今天,我们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进入21世纪,由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技术,将计算普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自下而上地开始重新构造一个数字化的经济和社会,人类发生了第二次信息革命。
互联网从工具逐步变成经济体
让我们进一步看一下信息革命的几个重要节点:1969年的ARPANetwork,最核心的要素是“分布计算”和“包交换”。简单理解,分布计算是TCP协议,包交换便是IP协议。从技术层面上讲,你的手机跟我的手机为什么能相互连接起来?一个终端跟另外一个终端为什么能相互连接起来?这是由于我们每个手机里面都有一个ID号,都有一个MAC地址,两个地址可以通过技术协议在一个子网上相互识别。当我们通过这个子网走到更大的范围时,当有30多亿人口都用这个智能终端加入网络时,如何实现有效的连接呢?这时,我们的连接需要路由交换,需要IP地址,需要域名,需要由软件、算法和协议组成的逻辑基础设施支持,这就是互联网。可以认为,互联网并没有构造一个硬件的东西,而是将硬件通过软件和协议实现连接,接着对上面的应用,也就是经济和社会,进行一个巨大的颠覆或者改造,从而形成“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
实际上,当人类定义世界的时候,互联网也在定义着人类。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让中国开始以互联网的视角看待世界的发展,当然也让中国的新一代创业者利用互联网创造新的商业模式。1994年是这个巨大变革的起点。这一年,中国有3条64K的国际专线,连接到美国,互联网上网的人口只有不足6万人。而21年后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拿着一只3G或者4G的手机,我们可以登录上网的带宽是10兆、20兆。21年的形成巨大的无线、宽带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帮助中国快速迈入的互联网社会。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互联网正在从早期的工具或者技术,演变成一个互联网的经济体系。这是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跨越物理边界的国界,也跨越了8小时/24小时上班时间的、巨大的网络经济体系。
互联网将技术商业化。早期人们将这些普适性的技术当成工具来使用,我们用互联网发邮件、浏览信息、玩游戏、上BBS,这是作为工具使用的互联网。
随着技术不断演进,不断迭代更新,互联网成为作为推动新媒体传播和商业发展的动力。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互联网升级成为WWW或者Web,伯纳斯?李的贡献在于,他在浏览器上用超链接把内容网站链接起来。2000年后,大部分人把互联网理解为WWW,理解成信息网络,甚至今天仍有许多人把Web理解成互联网的本质。我想,Web不是互联网的本质,它只是TCP/ICP协议在信息内容层面上的一个应用。但是,这个阶段带来很重要的变革,就是数字信息被放置到互联网的技术中,融合为一体。互联网,准确地讲是Web,充当了内容传播的渠道,互联网当作内容传播的渠道,同时也当作商业企业传播自己产品的营销渠道。2007年,我们看到宽带、3G、4G的发展,特别是苹果手机的出现(乔布斯说,我要一个“phone”,而不是一个“电脑”),看到云计算的大力发展,互联网成为了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我们一步一步看到,当这些终端和设施进一步普及,并安装形成一个巨大的存在时,再跟经济进一步融合创新,就开始呈现一个巨大的覆盖全球的新经济体。互联网正在构造一个比工业经济更加巨大的经济体系。
从“工业基础结构”到“信息基础结构”
如何理解这样一个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核心的结构图来思考。
之前,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工业社会,形成了“工业基础结构”,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有农林牧副渔,有电子、汽车、化工、贸易行业;微观上看到企业,有设计、制造生产、品牌、批发零售。一般而言,大部分人的思考逻辑是基于这样一个工业经济的视角,从工业经济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来看IT,看信息化,所以把它叫做工业信息化,叫做商业的信息化,叫做企业的互联网化。人们是在原有的工业基础结构上加入信息化、加入互联网的。如果你愿意把它理解为“+互联网”也可以。但是,事实上如果以这个思想框架进行思考的话,我们将看不到亚当?斯密所讲的新市场。因为,新经济,互联网经济并不是以这样一种结构呈现的。
在底层有物理基础设施,光纤、设备、硬件终端构成了基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上面呈现了一个软的逻辑基础设施,就是刚才讲的TCP/IP基础协议、各种技术应用的协议、淘宝的交易系统和平台规则等等,这些构成了在“物理基础设施”上迭代出来的“逻辑基础设施”。在这两层基础设施上,工业、商业、产业、交通、旅游、政治、文化、媒体等等,被重新构造和重新定义。
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重新构造出来。当我们以这个逻辑进行思考的时候,就不是“工业基础结构”的概念,而是一个新的“信息基础结构”的概念。
因此,互联网带来一个全新的逻辑和框架思考的视角。互联网经济,正在以各种不同的平台经济发展模式呈现,这些平台,不断地吸纳碎片化后的工业经济要素,加入到互联网世界中来,通过大规模协作,通过新的组合、融合、创新,形成新的市场、新的需求、新的产业,最后形成的是新的“信息基础结构”。
电商经济成为主流,C2B重构产业生态
1994年进入中国后,互联网在中国的商业化,走的主线路,最早期的游戏是盈利模式,互联网广告盈利模式,但是最终走到了今天看到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今天中国经济互联网的一个主流应用模型。2014年,网络批发加零售已经达到16.3万亿元的规模,中国GDP大约60多万亿。网络零售占全社会商品零售的比例达到10.6%,如果扣除对公的部分,只以私人消费作为分母的话,占比超过了20%。结论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已经被构造出来。
从“双11”展现的数字和场景来看,已经呈现了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全球化的商业生态系统。这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驱动的商业零售业生态系统。不以过去“工业经济结构”去呈现,而以一种相互连接、对等、开放、透明规则的“信息基础结构”体系呈现。在这个经济体中,卖家、买家、服务商、平台、政府,各方参与进来共同发展新商业和新制造业。“双11”当天,达到很多高点,其中,当天移动用户下单购买商品的占有68.7%,技术在不断拓展商业边界。消费者驱动的一个逆向的对销售、对零售的倒逼正在发生。
“双11”当天,有三千万的中国人购买了来自全球的进口商品,呈现了一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宏大景观,农村市场上也看到大量的购买现象。农村整个消费群体正在快速参与到这场互联网的零售体系、商业体系的建设中来,中西部广大消费者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快速的加入。互联网不光在改造城市,也在改造农村;互联网不光改造工业,也在改造我们的消费。互联网在带来一些更大的价值创造层面上越来越突破我们原有的局限。
我们看到美国和中国两个市场的比较。“双11”一天的交易规模,超过美国感恩节5天的交易规模。
云计算的商业化拐点:2015年10月,DT超越IT
2015年10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不管是亚马逊云计算、还是微软云计算、还是阿里云计算都呈现了翻倍增长,公司股票突然在10月份大涨翻番,另外的IT公司的股票在10月份却是大跌,一涨一跌,表明一个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出现。
当然我们看到数据沉淀出来,物联网各种各样的IOT在不断的出现,中国也在这个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未来5年,IOT的市场也好,大数据市场也好,中国会达到一个占比18%到20%的比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DT超越IT的拐点已经到来。
互联网在改造我们的现在,在改造我们的未来,那些非常接近比特化的行业,媒体、通讯、出版行业,今天已经被互联网进一步的改造,零售批发和服务正在被互联网改造。远端一点,房地产、金融、能源这些重资产的行业也逃离不了互联网改造。这是一个黑洞效应,互联网形成一个个平台经济,以高效、高速的零边际成本的方式运行,过去工业结构的线性链条和高成本带来的障碍,使得互联网有机会创造新的奇迹。
一个被DT重新定义的“新信息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