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2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周年。一年中,南水北调调来的不仅仅是千里之外的那一渠清水,更调来了一种精神——勇于牺牲、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当南水北上,有一个群体需要铭记——移民。这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难点所在。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湖北、河南34万库区移民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放弃了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生计。
有人计算过:两年动迁18万多人,日均250人,人和生产生活用品一户一辆大卡车,每天需要七八十辆车,天天不停地搬家,连搬两年。其实,移民工作的最后两个月,平均每天500多辆货车在库区和安置点之间往返。
淅川县是河南唯一的移民迁出县,超过16万移民涉及11个乡镇168个村,要分别与6个地市25个县(市、区)对接。没有移民的坚韧付出与巨大牺牲,南水北调工程不可能成功。
再说攻坚克难。南水北上要越过705条河道、1300多条道路、近60次横穿铁路,要攻破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其规模及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
在南水北上至郑州时,一条黄河横亘于前,将向北的通道拦腰截断。南来之水如何穿越黄河继续北上?丹江口大坝的加高工程要在40年前建成的混凝土坝体上贴坡加厚、加高,如何让新老混凝土更好地结合达到“血肉相连”?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数不胜数,与传统水利工程不同,南水北调工程所涉及的许多软科学与硬技术是世界级的,是水利学科与多个边缘学科联合研究的前沿领域。在克服这些世界级技术难题的过程中,南水北调水利建设者,以神圣的使命感,攻坚克难、昼夜奋战,攻克了一项项国内外技术难题,也夯实了南水北调这座丰碑的坚固基石。
站在河南淅川县城东的凤凰山远眺,松青翠柏;淅川县宋岗码头沿岸,两耳没有机器轰鸣的噪音,也没有农民撒肥种田的画面。谁能想到,这里曾是石漠化的荒山,谁又能想到,这里曾风吹雨淋,黄泥翻滚,农药化肥随河入库。
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在水质。
早在200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就下达了停建令,严格控制南水北调工程区域内基本建设和人口增长,特别是丹江口库区在长达七八年中,房不能盖、路不能修、厂不能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水源保护区所及的南阳、洛阳、三门峡3个省辖市、6个市县,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硬手斩污,强力扼污,关停并转企业801家。洛阳积极引导关停的工矿企业向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养殖、花卉苗木等绿色产业转型,决不让污染源死灰复燃;在商洛,当地推行环保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强力推行退耕还林,关闭污染企业、矿山,治理污水,严防农药和化肥超标使用,防止水土流失;在湖北十堰,当地封堵、截流了590个排污口,建成818公里污水管网,主要污染物下降了50%。
一渠清水一路向北,这渠清水来之不易,是受水地和供水地的携手努力,更是数以万计参与者的全力付出。
南水北调,调来了一种精神,充满着激荡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调来了一种感动,饱含着无私奉献、大爱报国的情怀;调来了一种行动,彰显着造福当代、泽被后人的担当。(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肖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