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李新创:简单靠发文件、开会无法处理“僵尸企业”
2016-01-15 14:28:00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5日讯(记者 王姣雁)近日,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和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经济圆桌”访谈节目就淘汰工业落后产能邀请专家展开讨论,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谈到“僵尸企业”问题时表示,产能过剩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一定要高度重视,简单靠开会议、发文件,根本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钢铁行业平均覆盖率接近70%,这些"僵尸企业"可能高于70%。”李新创如是说。

  李新创表示,中央把处理"僵尸企业"放在主要位置,对钢铁行业来说,困难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职工安置问题。现在钢铁行业有9300多吨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钢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职工就高达三四十万,职工如何安置是头等大事。第二、债务问题,钢铁也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些"僵尸企业"或者是停产、半停产企业,资产如何处置也是重大问题。第三、社会问题。一个以钢铁为主要产业的地方,如果关停钢铁企业将会影响到相关运输、餐饮、酒店等行业,而且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正常开支。因此说社会稳定不仅仅是职工稳定,还包括地方相关产业政策的稳定。

  李新创认为,联合重组是这些产能过剩行业处理一些"僵尸企业"的有效办法之一。首先,在这过程中,应该以企业为主,政府搭平台,政府不能唱主角。第二,联合重组总体讲是鼓励多联合、少破产,但对一些行业,特别对钢铁行业,可能多破产,才能够真正去产能,这也需要政府真正出台或者帮助企业在联合重组中解决各种问题。联合重组在去产能过程中需要政府托底。

  “联合重组中最关键的是职工安置问题,如何做才能有效呢?”李新创表示,对一些优质资产通过联合重组发挥作用,对于一些没有竞争的企业或者产能,就要破产清算。“期望通过联合重组能救更多企业,想法很好,可能很难实现。”

  李新创坦言,淘汰“僵尸企业”不能够以文件对文件,以会议对会议。“不扫清联合重组中的各种困难,联合重组就会是个空话。”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