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士余、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项俊波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图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士余答记者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陈杰 摄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上任未满月的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首次在发布会上亮相,三次回答记者提问,涉及到了注册制改革、股市异常波动和“救市”、熔断机制等诸多市场敏感话题。刘士余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这一根本方向,不能动摇。政府的职能是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离开“三公”原则就谈不上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谈不上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他说,“我到证监会上任22天,还没满月,但我深感责任重大,而且越来越重。”
谈注册制
改革不能单兵突进,需要相当长时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未提“注册制改革”,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则提出“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由此引发市场的多种解读和议论。
刘士余在记者会上强调,注册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顶层设计下的一个重大任务。
“注册制是必须搞的。至于怎么搞,要好好研究。”他提醒大家,要认真全面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表述,《决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
“这几项改革不是孤立的、独立的、割裂的选项,把多层次资本市场搞好了,可以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注册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当完善的法制环境。”刘士余说。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授权决定,实施期限为两年,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对此,刘士余表示,技术准备工作也就是配套规章制度的研究论证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
刘士余对此谈到了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沟通,形成共识,凝聚合力。注册制是不可以单兵突进的。”
评救市
为修复市场、建设市场、发展市场赢得时间
去年中国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异常波动。2015年6月15日到7月8日,上证综指在17个交易日内大幅下跌32%,造成市场较大面积的恐慌,股票市场流动性几尽枯竭。
在谈及股市异常波动时,刘士余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称股指下行的势头对当时的金融市场的影响就好比一辆重载的油罐车,不管它拉的是煤油还是柴油,在下坡路上刹车失灵了,轻则车毁人亡,重则引发森林火灾、破坏文物、伤及无辜,这叫多重性风险。
“果断出手对市场失灵的状况进行紧急修复之后,结果证明此举稳定了市场,为修复市场、建设市场、发展市场赢得了时间。”他说。
刘士余强调,政府的职能不能动摇,就是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离开“三公”原则就谈不上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谈不上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只有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才能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回应中证金退出
现在谈为时尚早,还没考虑这事
在听到记者谈及投资者损失惨重时,刘士余严肃地表示,“证监会主席一听投资者损失惨重这件事,就感觉到担子很重。”
刘士余认为必须深刻吸取教训,凡是股市异常波动,原因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包括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成熟的交易者、不适应的监管制度。证监会要举一反三,加快改革,转换职能,全面依法加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针对救市资金何时退出的疑问,刘士余纠正道,救市这个词不规范,回答这个问题,到现在我都没用救市这个词,因为政府和学术界一般不用救市这个词,我们叫稳定。有些措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特别是一些非常规的机制性措施,在市场已经完全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发展状态之后已经解除或者正在退出。
他还明确指出,“中证金的退出问题,坦率告诉你,我还没有考虑这事。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谈中证金退出为时尚早。”
反思熔断机制
未来几年都不会推出
2016年新年伊始,中国股市开始实行熔断机制。然而,在短短四天内,指数两天四度触发熔断,证监会在1月8日紧急“叫停”宣布暂停熔断机制,这项“短命”政策备受市场的争议。
对此,刘士余谈到,单从投资者结构角度来讲,我们是中小投资者占绝对主体的市场体系,这一点在世界上不多见。“未来几年,可以预见,我们的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说,未来几年,我们也不具备推行熔断机制的基本条件。”他说。
“每一项改革必须牢牢地立足中国国情,”刘士余说,当初研究论证实施熔断机制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防止股市巨幅波动,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但这个制度推出以后,客观上造成了助跌的效果,制度运行的结果和推出这项制度的初衷基本背离了,中国证监会立即叫停了这个机制。所以,各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化认识,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