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0日专电 题:2月份CPI同比涨幅“破2” 物价保持温和释放积极信号
新华社记者陈爱平、袁军宝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寒潮、春节的影响,今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1.6%。CPI同比环比涨幅均连续4个月回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月份CPI超预期“跳高”、PPI降幅收窄传递出积极信号。
寒潮、春节双重影响推高食品价格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春节期间鲜活食品需求增加,鲜果、猪肉和水产品价格上涨明显,环比分别上涨6.9%、6.3%和6%,三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2月份鲜菜价格环比、同比均上涨约三成,其中环比涨幅创下2008年3月以来月度最高涨幅,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84个百分点,超过CPI环比总涨幅的一半。
余秋梅分析,寒潮天气和春节因素的双重影响,推高了食品价格。2月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影响了鲜菜的生产和运输,致使鲜菜价格环比上涨29.9%,创2008年3月以来月度最高涨幅;同时,春节期间鲜活食品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明显。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春节前后上海超市、农贸市场鲜菜价格明显上涨,其中叶菜价格涨幅较为明显,鸡毛菜每斤5元多,青菜每斤4元多,价格均较前一个月上涨1元左右。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价格指数中心经理隋玉美介绍,2月下旬,蔬菜价格依然较高,是因为春节前强寒潮天气南方蔬菜主产区减产,货源供应偏紧,节后多地雨雪天气仍然频繁,导致菜价居高不下;另外,节后各企事业单位上班、学校开学,蔬菜需求量上升,带动菜价上涨。
此外,“春节效应”推升的还有交通、旅游以及服务行业价格:长途汽车和旅行社收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3%和3.1%;车辆修理与保养、理发、家政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6.9%、5.7%和3.6%。
推升或拉低CPI因素将互相叠加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等专家分析,一般来讲,春节和寒冷天气相互叠加的季节性影响对每年一二月份物价的推升都非常显著,但这并不代表全年物价走势。
业内人士分析,2016年,推升或拉低CPI因素将互相叠加。
从货币因素来看,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近3个月以来,M1增速分别为15.7%、15.2%、18.6%,货币流动性或将成为推升CPI的主要动力之一。
此外,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PPI数据显示,2016年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4.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8%;尤其是,2月份生活资料价格同比降幅收窄、环比上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分析,PPI降幅明显回落,将逐渐传导并小幅推升CPI价格。
而从输入性因素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震荡。生意社分析师说,非食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特别是燃油及石油制品相关产品价格同比将保持负增长。
从季节性因素来看,连平分析,2月初猪粮比价上升至9.4,高于6.0的盈亏平衡点,年内猪肉大幅上行压力不大。另外,随着3月份天气转暖气温上升,各地蔬菜产量增加,上海、山东等地鲜菜价格在3月初已呈现回落态势。因此,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的影响将逐渐减弱。
“暖色”数据稳定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CPI涨幅保持在温和水平、PPI降幅缩小,延续了猴年开年以来的“暖色”数据,释放出积极信号。
在陈宪看来,物价数据向好首先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对于百姓来说,2016年“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连同CPI水平的温和上涨,意味着消费能力总体的提升,居民消费有望量质齐升;而对于企业来说,PPI价格降幅收窄将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数据向好为我国进一步推进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留有较大的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连平认为,这次降准有助于平抑货币市场波动、促进利率水平回落,并能促进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并通过提高货币乘数保持货币供应平稳增长,为稳增长进一步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提出,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并且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钱军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尤其是针对全面实施营改增、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减税降费政策,将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去杠杆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