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主题为“政协委员谈适应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经济学家厉以宁等5位全国政协委员回答记者提问。
“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换时期,现在要结构调整,必然有一些过剩部门需要重组。当前中国强调从供给侧方面发力,进行结构性改革,要关停一些企业,要补短板。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从农业角度理解供给侧结构改革:第一,努力追求粮食总供求的平衡,提高和稳定粮食产能;第二,加强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第三,注重创新和改革。科技创新能够推出更优良的品种,降低它的生产成本、提高它的效率。
“一些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补贴制度、收储制度正在积极推进改革。我个人估计两会结束后,对于玉米的改革很快就会推出。”陈锡文透露,将适当调减玉米播种面积,推进玉米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把补贴从价格中分离出来,“市场定价、价补分离”。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表示,供给侧存在着结构性问题,在国有企业中比较突出,比如在钢铁、建材、能源等行业供需不对称、产能过剩。转变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国有企业降成本、降产能的出路,需要技术革新,增加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品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小批量灵活的生产方式来满足不同客户和市场的需要。互联网技术为企业转变商业模式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和手段。
谈及当前利率市场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认为,重点是要健全利率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
易纲表示,要健全和完善央行的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对市场利率的引导。当前央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存贷款的便利,来引导短期市场的利率,探索构建一个“利率走廊”机制。即,中央银行通过向提供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的便利,央行确定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区间,通过这样一个利率区间调控和引导利率。
“我们国家目前还不能够完全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利率走廊’。因为中国现在的机制还必须要兼顾货币的数量目标和价格目标。”易纲表示,现在的机制还要兼顾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仍处于探索“利率走廊”初级阶段的一个机制。
易纲认为,要逐步做好央行控制短期利率向中长期传导的机制,这个机制需要市场的建设,也需要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同时,央行还有再贷款利率、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等等也可以引导中长期利率的形成。中长期利率也可以反映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意图,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