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消费旅游
张近东:发展跨境电商 留住海外消费
2016-03-07 08:03:16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促消费”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议题。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带来的五个提案中有两个与拉动消费有关:一个是建议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一个是建议加快跨境电商O2O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前者是撬动中国最基层的农村市场,后者则是方便国人的海外消费。两者是消费中的一头一尾,都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张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把品质消费留在国内

  当“爆买”获选日本2015年度“流行语大奖”,当购买“洋货”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跨境电商这一巨大的市场蓝海正被挖掘、扩大。

  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张近东提出鼓励跨境电商O2O的发展模式,构建便捷的实体消费场景。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张近东连续第二年就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跨境电商O2O的发展模式,既能让国内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同等的产品和服务,又能带动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把海外消费留在国内,为国内企业增收、创收。”张近东表示。

  提案首先建议,打造“前店后仓”式的O2O商业体,实现体验、提货一站式功能。利用线下店面公共展示、体验、服务的优势,择优选取一批平台型实体企业,把保税仓建在店里,将门店仓库作为保税仓监控管理,实现展示、体验、销售、支付、即买即提等多重功能。同时还可以借助实体平台的安全、可信性,在线下进行个人信息的征集工作,逐步完善跨境电商企业的个人信息系统,优化消费者跨境购物体验。

  其次,张近东鼓励创新清关和口岸服务形式,试行“网络清关”。海关和检疫检验等部门可以共同制定针对非保税区内的海外购展销店/专区的快速清关模式,尝试将把海关信息系统切入非保税区内的展销店/专区,以通过互联网上系统完成清关工作,提高商品流转效率。

  打造农村电商教育孵化体系

  农村地区电商人才缺乏、农民对电商的接受度不高是电子商务在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不仅如此,目前,农村电商培训大多局限在教授电商平台的使用环节上,并未形成从农户生产、计划到平台运营、产品推广、物流运输的全产业链深入。

  今年,张近东带来一份题为《推行农村电商教育孵化计划 加快推进农村电商扶贫》的提案,希望帮助传统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张近东在提案中建议,应该由国家牵头打造一个跨平台的农村电商教育孵化体系,将各类涉农专家、企业电商平台专家、数据分析专家等聚集在这一平台上,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生态圈,从前端入手,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同时,急需政府牵头,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鼓励具有实力的电商企业尤其是大型平台企业为农村电商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和共享大数据等,进一步促进农产品进城,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农村电商实现脱贫致富。

  而对于如何整合优化社会资源、补充农村电商教育教学力量,张近东也在提案中谈及,社会资源,尤其是优质的社会培训资源是农村电商人才孵化的重要补充,但是不能各自为战,应该由政府和具备优势能力的大型平台企业联合对这类培训机构进行授权认证,并定期复核,规范培训机构的资质,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同时,通过农科院、高校等科研力量来协助规范农特产品生产和品质标准,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数据依据以及种植、销售、用户需求等相关大趋势分析,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商的生存能力。

  试点逐步取消纸质发票

  除关注民生问题外,张近东针对焦点问题更是多年连续提交提案,并积极推进实施。

  电子发票作为张近东最近三年力推的提案,已从无到有,从政策出台到试点,2016年将进入普遍推广阶段,他这次的提案重点将指向普及落地。

  在张近东看来,“发票的电子化不仅关乎企业运营成本的计量,也是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题中之意,更是我国顺应国际电子发票应用进程的大势所趋。”

  在目前电子发票和纸质发票并存的阶段,电子发票的全国落地推广仍然面临着电子化入账成本高、查验平台分散、应用范围局限、推广缓慢等问题。

  为此,张近东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试点逐步取消纸质发票,在电子商务、电信业、邮政业等用票量较大的领域和经济活动开展活跃的地区,可强制推行电子发票。“这无疑将节约巨大的社会成本”,张近东说。

  一些媒体曾测算过,如果在全国推广电子发票,一年可节约至少2000亿张纸质发票,每年节约4000多亿元的刚性运营成本,月节约纸张12万吨,每年少砍伐约86万棵成年树木。

  在张近东看来,取消纸质发票还只是电子发票在全国推广的第一步。他还建议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也纳入电子发票的范畴,同时,扶持企业改造自有ERP以及财务软件,真正实现电子发票的电子化报销入账,完善电子发票从开具到报销入账的全生命周期。此外,建立全国统一的查验平台,提高用户体验。

  ■相关新闻

  张近东:

  把青少年足球提到战略层面

  消费潜力的释放能够带动文化、娱乐、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新赛季4支中超球队征战亚冠联赛,从目前亚冠联赛和超级杯的上座率来看,远超去年。与此同时,伴随着众多有实力企业的加入,中国足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青训体系不完善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认为,中国足球要真正实现整体水平的提升,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他今年带来了《加强教育资源与足球人才的有效结合,提速足球青训体系建设》的提案。“中国的足球要真正实现整体水平的提升,应将青少年足球提到战略层面。”

  张近东表示,导致中国足球目前现状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最关键的还是青训体系的建设。目前整个社会层面,并没有把青少年足球提到战略层面,各方的扶持力度也相较职业足球显现出头重脚轻的局面。具体体现在青训专业力量欠缺,大多数职业球队虽有各级梯队,但在基础设施、专业教练的水平上,没有后续跟进。此外,校园足球不仅缺少完善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而且也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递进体系,这导致很多优秀的小球员在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学期间,没有再深造的平台,而职业俱乐部也没有一个完善的从校园足球选拔年轻球员的机制,这使得很多球员无法寻找到有效的职业路径,降低了家长培养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

  系统化校园足球

  张近东在提案中建议,要进一步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真正为中国足球的腾飞和崛起做贡献。在青训体系建设上,应考虑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向青训球员倾斜,让想踢球、会踢球的青训球员得到踢球机会的同时,也给他们一个稳定的教育平台,让他们两条腿走路,球踢得好可以有机会进职业队,如果达不到职业队的要求,学习也不会耽误,仍可以继续深造。

  在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面,还应该严格制定俱乐部青训体系标准化运营方案,建立专业化、系统化的青训球员培养措施,吸收国外足球青训的先进理念,并认真、系统化地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的管理和运营。

  此外,地方政府应督促和扶持各学校,加大对校园球场的建设投入,以及对外开放的力度,真正做到让小球员想踢球,有球踢,想学球,有人教,充分释放所有资源,产生最大的社会价值。(记者 刘映花)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晨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