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不再受旅行社制约,是借助市场化手段来改变其身份地位。如今可搭建导游统一预约平台,让导游和游客进行双向选择。
在不少人眼里,国内导游俨然成了专事坑骗游客的掮客。28日,新华社一篇报道则为人们展现了导游的另一面。近年来,导游生存状态急剧恶化,业界对导游的评价是,干着教授的活,拿着农民工的工资,担负着全团保姆和心理医生职责,随时面临各种危险……在与一些导游的有限接触中,感到这的确是导游的一种真实写照。
本该视顾客为上帝的导游,有些人为何态度如此恶劣?这说明导游急了。导游急了,是因为自己没能从劳动中获得收入,甚至还倒贴钱。而这又是因为,导游被旅行社“捆绑”进了不合理的低价团、“填坑团”(先垫付相关费用),必须从游客购物等环节赚回来。对此,导游又难以说“不”。《旅游法》规定,导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必须接受旅行社委派。在这制度和现实背景下,导游和游客实际上都是受害者。
《旅游法》实施近三年,国内导游行业又将面临变局。据悉,今年国内将在深化导游管理体制改革上实施系列举措。如取消“导游必须经旅行社委派”,放开导游自由执业,建立导游服务预约平台,等等。这是从另一个方向入手,通过改革导游管理体制、改善导游生存状态,达到提高国内导游服务质量、减少旅游消费纠纷的目标。
以往,对导游粗暴对待游客、坑害游客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毫不手软,一律严加处理。但这一手固然是硬了,导游生存状态若无改观,相关现象仍难以根本遏制。现在这么做,“软硬兼施”,或许正合所宜。导游不再受旅行社制约,是借助市场化手段来改变其身份地位。但这么做会让事情变好,还是变得更糟糕,须进一步考量。如果相关政策加剧导游间恶劣竞争,只不过矛盾发生转移,依然会出现低价拉客、粗暴逼迫游客购物等现象。
好在借助互联网技术,如今可搭建导游统一预约平台,让导游和游客进行双向选择。这样做,服务者与消费者的信息对称了,定价机制也会趋于科学合理。此外,旅行社的利润不能再通过压榨导游和游客获得,也就可能取消低价团等不合理模式。不过,导游都“上网”了,游客反倒可能难以选择。所以,在推进导游自由执业的同时,可引入打好评、差评的评价体系,辅之以在线投诉与处理机制。
导游不再受旅行社盈利模式制约,可以靠自己的真正本领吃饭;游客可对服务质量如实、及时评价;监管部门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导游进行动态化管理。这样一来,国内旅游生态的改善将值得人们乐观期待。
本报特约评论员顾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