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三亚2月18日电(记者郑玮娜)春节黄金周已过,但在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旅游热度不减,很多酒店的出租率仍超过90%。记者调研了解到,为适应新需求,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培育新供给,完善旅游及周边产业,填补产业结构单一、消费拉动不足等短板,引导国人休闲度假消费,受到游客广泛欢迎。
旅游消费持续火爆 产业转型主动作为
三亚春节“一房难求”,“天价房”曾让游客望而兴叹。今年春节黄金周,三亚旅游饭店平均房价为2170元,同比下降150元,而旅游收入不降反增,增幅为旅游接待人数增幅的3倍。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大东海等地区的客房平均出租率均突破71%。“散客越来越多,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强。只要有好产品,不怕没市场。”喜达屋海南区域市场传媒总监王小达说。
入住亚龙湾喜来登的陈月是酒店的常客。她说,舒适的气候、宜人的热带园林、还有酒店贴心的服务让她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持续旺盛的旅游消费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春节期间,记者在三亚海棠湾亚特兰蒂斯酒店工地上看到,施工作业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据了解,这里即将建成的是继迪拜和巴哈马后的全球第三家亚特兰蒂斯酒店,占地806亩,总投资逾百亿元,集合了七星级酒店、海洋公园、娱乐、购物、特色美食、演艺、国际会展及特色海洋文化、丰富的海洋乐园体验于一体。三亚海棠区区委书记林海介绍,与其他酒店不同,这一酒店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是三亚旅游业态转型升级的一个标志。
在三亚另一海湾三亚湾的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记者看到,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工程也正在加紧施工。大年初四,世界知名邮轮公司丽星邮轮旗下旗舰“处女星”号靠泊三亚港凤凰岛国际客运码头,载着2120名游客到三亚过大年。邮轮旅游正成为三亚旅游发展的生力军。
三亚市委书记张琦认为,近年来三亚旅游业发展势头喜人,但也面临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有效供给不足,供给质量不高;旅游产品和旅游业态逐渐老化,旅游促销缺乏针对性等。“三亚只有不断提升旅游业服务品质、丰富旅游业态,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张琦说。
打造“旅游+产业”模式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围绕供给侧改革,三亚加快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多元化产业体系。特别是紧紧扭住旅游业这个龙头不放松,积极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旅游+”的发展格局。
全球最大的单体免税店三亚国际免税城连日来一如往常般热闹,尤其是部分世界知名品牌门前要通过隔断来限制入店人数。“春节黄金周期间,三亚国际免税城共接待顾客19.7万人次,销售额超过2.7亿元,同比增长12%。”三亚国际免税城总经理刘静说。
除了“旅游+购物”外,“旅游+农业”也是三亚旅游消费新的增长亮点。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原来是一个比较落后的黎族村落,耕地几乎全是撂荒多年的盐碱地,雨季又有强台风,村民生活非常艰难。
“现在日子确实好了,我现在每年可以多挣3万多元。”博后村村民李玉梅告诉记者,她是合作社的一员,主要负责玫瑰花种苗种植。在这里一株玫瑰花她平均可以赚到8角钱,每亩地产鲜切花4万支,收入一下子就提高了。
“2015年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兰德国际玫瑰谷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才说,公司以“美丽·浪漫·爱”为主题,建成以玫瑰文化为载体,集玫瑰种植、种苗培育、衍生产品加工销售、玫瑰文化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解决了近千名当地贫困农民就业问题。
三亚为旅游业改革发展提供探索
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海南作为中国旅游的风向标,其在供给端的改革尝试为其他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启示:在产品供给上,充分挖掘市场潜力,进行旅游服务模式创新;在产业布局上,以旅游业为龙头,加快完善周边产业体系建设;在旅游环境建设上,加大政府治理力度。
据统计,2015年我国居民出游热情持续高涨,年度出游人数同比增长18%。面对如此旺盛的市场,如何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产品供给,考验地方政府的智慧。三亚市旅游委副主任郑聪辉说,三亚注重挖掘入境高端需求、健康旅游、老年旅游、自驾游、房车游等新兴旅游业态,针对性开发在线租车、租房、送餐等度假旅游新服务,并引导传统酒店向休闲消费类服务转型。
此外,三亚“旅游+购物”“旅游+农业”等模式,均是抓住了旅游业发展这个“牛鼻子”,以旅游业带三产,又以三产综合实力提升增加旅游业的吸引力。
近年来,三亚旅游饱受“宰客门”“回扣门”所累,为此三亚市政府致力于对旅游市场乱象的治理。目前,三亚已形成包括暗访机制、举报机制在内的11个长效机制,并于2015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旅游警察支队,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变被动为主动,对破坏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支队成立以来,三亚旅游投诉率下降50%,游客的旅游舒适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