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消费旅游
越滚越大的三角债:应收账款融资还有多远
2016-02-16 08:20:09
 

  不少人说,过去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靠的是房地产拉动。如今多数地方的房地产行业褪去了昔日的光环,这对经济来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连带着房地产的上下游行业同样感受阵阵寒意。

  我的父亲在东部沿海的一个三线城市从事建材生意,干这一行已有10多年时间。每逢临近年关,工人们准备放假返乡,父亲一年中最犯愁的时候就到了。

  在建筑行业里,赊账、三角债是最为常见的现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事情很少存在。建筑公司和各个供货商签订合同后,一般都是按季结算一定比例的项目款,待工程结束后结清剩余钱款。

  不过,白纸黑字的合同虽然写清了付款的规则,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对于作为乙方的供货商来说,一年之计在于“年关”,这是辛苦一年来回收钱款的重要日子。按照行话,乙方收钱的过程叫做“要账”。一个“要”字,道尽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无奈。

  年复一年,进入腊月二十之后,都是父亲出门去各个建筑公司要账的日子。要账的前几日一般只是做铺垫,去摸一摸年底建筑公司放款的态度,临近腊月二十九的两三天才是重中之重。听父亲多年来的描述,通常都是一群供货商挤在建筑公司的财务部,一等就是大半天,临了各家要个一星半点的钱,再转战另一家建筑公司去要账……

  但随着近两三年房地产的不景气,带动上下游行业的三角债越积越多。以前父亲每到年底一般是去要当年的账,这两三年却逐渐变成要一两年前的账。

  不仅是三角债的“雪球”越滚越大,还债的方式也不断翻新花样,从以前的打款转账到承兑汇票,再到现在的“以物抵债”。

  说到以物抵债,这两三年来父亲陆续收到过酒、大米,甚至还有床单四件套来冲抵赊账。对于要账的乙方来说,选择以何种方式回收赊账并无多少的自主空间,要么就是忍受赊账继续延期,要么就要接受甲方给出的以物抵债的还款方式,而且这类“物”的价格通常不菲。父亲大年二十九上午就接到一家建筑公司的电话,说可以“分点钱”,还清前年的项目款。其实也就剩下8000多块的账,但就连这点钱,建筑公司也要求其中的3000块要用大米抵债。大米的价格是多少呢?一斤30块!按照父亲的话,搁在古代,这简直就是“进贡皇粮”。

  我曾多次疑问,既然甲方未按合同履行付款义务,为什么就不能诉诸法律讨回应收账款,以免遭遇以物抵债这种霸王条款?父亲的答复是,小城市里做生意靠的是人情关系维系,尤其是在早已充分竞争的行业里,诉诸法律去要账,就意味着断了一个今后的生意,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

  不过,经商之人都会权衡一个选择的成本与收益,之前不诉诸法律回收账款多是考虑未来潜在的生意仍有利可图,当未来变得渺茫时,守住现有成果按兵不动则成为最优策略。听父亲说,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供货商都缩减了生意规模,讨回以前的赊账成为最主要的工作,相应的,诉诸法律要账的也越来越多。

  据业内人士粗略估计,全国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早已达到20万亿。大规模的应收账款也积聚着巨大风险,政府希望通过发展应收账款融资解决企业现金流短缺、化解应收账款风险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对于不少的小微企业来说,帮助究竟有多大?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仅从建筑行业来看,实际中的应收账款有着还款时间不稳定、还款规模难预测的特点;若赶上行业不景气,甲方耍赖以物抵债,金融机构如何认定这部分冲抵账款,如何风险定价等都是难处理的问题。(孙璐璐)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证券时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