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4日专电 题:舌尖上的年货,有啥新花样?
新华社记者孙琪、李放、张璇
猴年春节,喜庆的元素中自然少不了各类年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身边的年货,如今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今年春节的年货又有哪些不同?
互联网+年货,看农产品如何“出山”
“真没想到,现在买年货这么方便。”猴年春节前的贵州年货展销会上,专程前来置办年货的戴飞开了眼界,“每个展位上都有二维码,扫一下就能直接下单,还可以免费送货上门。”
年货展销会上人头攒动,而这只是贵州省农村电商推动“黔货出山”的一个缩影。主办方介绍,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正在帮助山区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民—企业—消费者”的多赢局面,也趁着春节的销售旺季,把更多实惠带回贫困山区。
“‘黔货出山、电商先行’。通过年货节让消费者直观感受‘黔货’,再通过电商让消费者能够长期关注‘黔货’,所以此次年货节,不仅是‘黔货’的一次集体宣传展销,也通过电商手段为‘黔货出山’搭建了一个长期的线上渠道。”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沈新国说。
创新创业与年货共舞
今年的年货市场上,多了许多新式“洋年货”。挪威鳕鱼、墨西哥海参、波士顿龙虾、澳洲牛排,都悄然成为春节期间农村居民的餐桌美食。
在浙江,为了给家里人添上不一样的“年味”,浙江桐庐横村镇申畈村村民翁六兴在备年货时,通过“村淘服务站”购买了2只阿拉斯加帝王蟹、大龙虾,共消费了966元。
在这个春节,像翁六兴一家吃上洋年味的已经不再是新鲜事。数据显示,仅阿里巴巴旗下的农村淘宝年货节上,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万种洋年货被抢购。
在浙江桐庐金家村的村淘服务站里,店主郑礼英正在灌装村民送来的蜂蜜,为来年生意做准备。她是最早一批为村民代卖农产品的“村淘”店长,帮村民代卖乌鸡蛋、土蜂蜜、粉丝等土货。
郑礼英告诉记者:“为村民代卖农产品一年,土货销量还有提升空间。我准备在来年和其他10个村淘负责人合作,开创自己的事业。”
年货市场的“热闹劲儿”,“90后”创业者曾冠维也有切身体会。2014年,他创立了自己的3D巧克力打印公司。今年春节,曾冠维根据年货市场需求,将3D打印巧克力“换上新装”,变成适合年货市场的产品。在创新创业的路上,曾冠维借年货市场的“东风”,让自己的“新式年货”又“火”了一把。
市场要求越来越高,年货怎么供?
26万元能买什么?在城市居民眼里可以买一辆中高档轿车,几块奢侈手表,或者支付二、三线城市一套房的首付,而在山东省淄博市,这是一头高青黑牛的价格。
山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孙义福说,“过去是没肉吃,现在同样的好牛肉,那得吃品牌的。品牌有了,价格翻两倍、三倍,甚至十倍,消费者也愿意买。”
市场要求越来越高,什么样的年货消费者才欢迎?何铮是深圳一位生态农场场主。对他来说,今年年货的销售,他对农业供给侧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往农民种植,信息滞后,今年看什么好卖就种什么,第二年往往会遇到销售困难。”何铮说,“不同于以往的农业发展方式,我们农场实行会员制。”他表示,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在供给方面进行全新的改造。
中国各地年货市场的红火是农业不断变化的窗口,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探路石”。“年货销售不再是简单跟着自己的习惯和经验走,懂点供给侧,明年年货销售才会更红火。”何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