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李小云:瞄准农户“精准扶贫”
新华社记者魏梦佳
打开名为“小云助贫”的官方微信,最新的一期“助贫工作通讯”中,第一条消息便是《河边村贫困综合治理行动拉开序幕》。
河边村贫困综合治理行动,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正在忙碌经营的助贫项目。过去一年,他带队深入云南省勐腊县的贫困瑶寨河边村,开始了贫困综合治理试验。
54岁的李小云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曾先后在宁夏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学习,1987年获得北京农业大学作物生态学博士学位。上世纪90年代,他赴德国、荷兰学习发展学,回国后先后任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
多年来,李小云致力于农村发展、扶贫政策研究与实践,足迹遍及20多个国家和我国所有省份。9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扶贫实践与研究,先后在北京延庆、宁夏盐池、云南红河、四川仪陇县等地开展参与式扶贫试点,主要是针对贫困人口的小额信贷和农村贫困社区发展。
1994年,李小云及其同事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参与式扶贫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参与式扶贫应用到我国新时期的扶贫战略研究与实践中,形成了村级扶贫和整村推进的理论和方法。基于他的研究与实践,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采纳了参与式扶贫村级规划方法,在全国27个省开始试验性推广,2002年按此技术系统确定了约14.8万个贫困村,并完成约9万个贫困村的村级规划。
“过去扶贫单元是以县为单位,往往难以确定谁是‘穷人’,现在我们将扶贫政策、措施、投入单元‘向下沉’,以村为单位‘定向’瞄准,从‘县里找’变为到‘村里找’,就更容易确定贫困人口,用这样的方法,最终识别了14万多个贫困村。”李小云说。
与此同时,在整个扶贫项目的设计、规划、实施、监管和验收过程中,将“参与式”理念和工作方法贯穿始终,充分发挥贫困人口在扶贫中的“决策作用”,尊重群众意愿,激发受众人群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以提高扶贫精准度和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也成为我国扶贫实践中的一大创新。
李小云认为,参与式村级发展规划系统理论与方法这些年的实践,为目前我国的精准扶贫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有助于引导农民参与扶贫、制定村级规划,也使我国扶贫治理结构和机制得到改善。”
由于其参与式扶贫理念及技术手段对我国新时期扶贫实践的深远影响,2004年,李小云获得了首届中国消除贫困奖。2011年,又荣获我国首届“友成扶贫科学研究成果奖”及“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称号。
这些年,我国扶贫工作已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发生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8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7.2%,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李小云认为,“最主要的是扶贫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尽管成绩斐然,李小云表示,根治贫困依然是未来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分布碎片化,如不直接针对贫困农户进行精准扶贫,减贫目标就很难实现。
“中央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就是希望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帮助群众走出贫困陷阱。”李小云认为,精准扶贫意味着将扶贫工作单元从区域瞄准转向农户瞄准,在区域发展格局下更加注重扶持贫困农户发展。
谈及正在云南省勐腊县的贫困瑶寨河边村进行的贫困综合治理试验,李小云说:“希望将这个深度贫困的村庄作为试点,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生活、村庄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理,探索一条可持续的、治理贫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