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记者 杨晓波) 2015年上市公司年报成为近期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按惯例,一些公司公布业绩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推出高送转方案。然而,记者发现,一些业绩表现差强人意的公司却也推出较高的送股转股方案,不免引发市场质疑。对于投资者而言,更需谨慎别踩雷。
10转10或成“起步价”
伴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越来越多的公司对2015年度的业绩和分配方案进行预披露。
记者查阅公司公告发现,多数公司提出的送转股份方案,都在10转10以上,而且,对于现金分也较为慷慨,承诺以不低于净利润一定比例的金额进行现金分红,这其中不乏一些业绩表现平平的公司。
2016年1月26日晚间,棒杰股份实际控制人陶建伟提议,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6股的方案。同日,先导智能也发布了一份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0股派发5.5元现金红利的分配方案。据了解,这是年报披露以来每天都很常见的公告。
更引人关注的是,1月24日晚,劲胜精密抛出了“10转30”的分红方案博得市场眼球,被称为最“土豪”方案。
然而,劲胜精密虽然土豪,但是其2015年的公司业绩则预计亏损。公司去年三季报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劲胜精密的营业收入为24.2亿元,同比下滑约13.77%,而净利润更是巨亏2.05亿元,同比下滑约760.49%。而且在三季报中,公司还预计2015年全年将亏损。
市场人士表示,沪深股市公司频频推出“高送转”预案,所谓的“高送转”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调整,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没有实质性影响。股价的短期上涨无非是市场“下跌”阴霾下的伺机炒作。
警惕“高送转”背后的陷阱
据观察,每年的高送转行情可分为“11-12月”、“2-3月”和“6-7月”三轮。其中,年底以及次年年初,作为年报行情的预热,“高送转”题材常引发市场资金追逐。近期随着2015年年报业绩预告以及高送转预案发布的开启,“高送转”概念炒作再度升温。
“高送转可否视为上市公司对成长性的信心,是需要投资者谨慎甄别的。”一位市场人士说。
深交所此前撰文《理解“高送转”实质,避免跟风炒作造成亏损》,提醒投资者,不排除个别上市公司出于配合二级市场炒作、配合大股东和高管出售股票、激励对象达到行权条件等目的而推出高送转方案,要关注“高送转”提前披露背后的动机。
“另外,高送转涉及对股价的折算,白菜价的错觉以及预期的“填权”行情,投资者也需谨慎对待。”上述市场人士称。
记者发现,在上市公司公布高送转的同时,一些公司还表示,存在高位减持套现的可能。有业内人士指出,大股东和上市公司作为利益共同体,一方面提出高送转,另一方面却大笔减持,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诚信原则。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投资者更应该谨慎对待。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内幕知情人信息披露前精准买入股票,存在操纵股价的嫌疑。
去年海润光伏在巨亏8亿元的情况下,豪掷10转20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董事长杨怀进遭到上交所公开谴责,随着海润光伏的业绩连续两年低迷,最终公司被带上“*ST”的帽子,给投资者带来惨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