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专题:柳斌杰:“精品力作不赚钱”是误区 好书都有好市场
新华社记者周玮
2016北京图书订货会日前落幕,作为出版业的“风向标”,读者由此知道新一年有哪些好书,出版人则看到了业态新趋势。本届订货会是否有惊喜?出版物市场呈现哪些新趋势?展望“十三五”,出版业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是什么,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请他一一作答。
订货会带来惊喜:新理念 大平台 高品位 有思想
为期三天的第29届北京图书订货会9日闭幕,展示图书50万种,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80余场,现场馆配采购码洋1.63亿元人民币,参观人数近9万人次。
柳斌杰说,本次订货会给业界带来惊喜。
——体现新的出版发展理念。出版界一直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这次又增加了共享的理念,让出版界与作者、读者、市场共享出版成果。订货会首次设立LED电子室外大屏幕,播放精品图书、阅读公益宣传片,还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
——打造产业合作平台。展会上产方、供方、买方聚集在一个大平台上进行交易和活动,参展单位达到815家,海内外馆配商、发行商、新华书店、华文书店以及农家书屋和政府采购机构近3000家。
——推介年度精品力作。这次展销的50万种图书中,精品新书达到3万多种。
——举办精彩的专业活动。大家在展会上评书、说书、选书、荐书,开展项目合作等活动,提升出版品位,提高展会水平。
——提供丰富的思想盛宴。在以改革发展、建设出版强国、“十三五”规划等话题为中心的论坛上,大家充分交流、深入分析行业大势、市场热点和发展思路。
——展示港台精品图书。70家港台出版单位带来4000种反映传统文化的精品图书,以现境外出版风采。
出版物市场新趋势:纸书回归融合发展多形态发行
结合今年图书订货会的情况,柳斌杰梳理出我国出版物市场呈现的新趋势。
一是纸质阅读看涨,实体书店火爆,传统阅读人文情怀回归。“阅读不只是知道信息和思想,更重要的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二是大众化、对象化、精细化、系列化。所谓大众化,就是经典精品,要大众化传播。对象化,是指人群阅读的不同需要。精细化,是这几年从电视带动图书而形成的一种风向,比如有关《芈月传》,目前大概有70多种读物出版,把电视剧所提到的故事、历史、人物精细化,非常受欢迎。系列化,以三联,商务为例,这些老牌出版社在学术方面是系列化推出。
三是儿童、女性、时尚、健康、工业、文学、学术类出版物成为今年乃至以后几年高增长的领域,公共图书馆采购最多的就是工业类的书。此外,涉及城市化、高等院校、国际化学术出版物也是高增长的领域。
四是融合发展依然是出版的主色调。现在出版产业的业态、内容、技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出版流程的编印发、产供销、读用评的环节都融合在一起,这种趋势还会继续深入下去。
五是多形态的发行网络,重构中国出版市场版图。在发行网络中,最有影响的趋势是网络加配送书店,互联网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相结合。其次是融合现代理念,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的多功能阅读空间,把阅读变成一种生活和享受。
六是有声读物、音乐读物、绘画读物等多媒体读物与新技术结合更紧密,推动出版业转型升级。
“精品力作不赚钱”是误区:好书都有好市场
谈到出版业如何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柳斌杰说,出版界以社会效益为前提,实现“两个效益”统一是一贯坚持的方针。
如何实现“双效”统一,确实任重道远。他说,出版单位要在总体上把握产生正能量的作品数量,要将能够凸显文化主流价值的佳作放入选题规划,从源头上保障出版物的社会效益。2014年我国出版的40多万种书中,精品只占10%左右,这个比例还要进一步提高。
多出精品力作,编辑责任重大。出版单位的责任编辑要在策划选题的时候,站在主流文化的高度上,审视作者的稿件和自己的产品,不断提升政治与职业素养。
“对于经济效益存在一个认识误区——精品力作不赚钱。”柳斌杰说,实际上,好书都有好市场,反而那些迎合低级趣味的出版物,虽然一时能够见到效益,但不能持久长远。关于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可以从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具备创新内容、传播正能量等方面来制定。
打造出版强国:要从五方面攻坚
“十三五”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在柳斌杰看来,我国发展的短板之一就在文化,主流文化体现不出来,边远地区文化资源缺乏。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水平也还有不小差距。
打造出版强国,要从五方面攻坚:
——继续深化改革,理顺体制机制,确立基本制度。
——深入融合发展。现在融合只体现在表面形式上,本质上还没有融合起来。
——加强内容创新。出版的金矿是内容创新。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不够,原因在于内容创新能力没有站到人类文明的高点上。正所谓有“高原”没“高峰”,不是表现形式的问题,而是内容创新不够。
——推动产业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消费增长速度随之放缓,影响产业发展。出版业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必须要加快发展出版产业,这是经济、文化、民生的必然选择。
——提高人才素质。现在还有很多出版人用传统的思维、手段和市场观念经营出版业,缺乏突破。没有高素质的出版人才,就难以策划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柳斌杰说,突破这些难点,要通过阅读、教育,在培养公民价值观上有所突破,使认同度低、文化差异、社会分歧等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真正建立几个国际一流的大型出版集团;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出版产业要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力量;要落实好中央的决策,推进全面改革,开拓全民阅读的新局面,为出版业培育新动力。
“要引入共享发展概念,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作者、编者、读者的利益共同体,调动创作、生产、销售、阅读、评介等各方面积极性,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起来,形成出版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柳斌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