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才能促平衡

2012-02-10 08:2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改善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包含结构性因素也包含周期性因素,既有市场作用也有政策影响。

首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的不断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内生性进一步增强,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增长更趋均衡,从根本上促进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其次,一系列涉外经济政策的调整,逐步消除了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体制机制障碍。如贸易政策上,充分发挥进口的作用;外资政策上,不断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外汇管理政策上,一方面加大打击热钱流入力度,一方面鼓励机构和个人持有使用外汇。

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变化,也推动了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一方面抑制了我国外需增长,导致货物贸易顺差收窄,另一方面刺激了阶段性套利资金流出我国。

不过,尽管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放缓,但增幅依然较大。特别是导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许多基本面因素没有根本改变,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工作仍然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