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农业大学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每到开学,老生便会提醒新生,“教材不用买新的,上延鹏那里淘旧书就行了。”
他们所说的延鹏,是农大数学系2009届的硕士毕业生。毕业那年,延鹏在学校里开了一家二手书店,取名“五色土”。此后的两年多,虽然书店经历了几次搬迁,也曾面临生存难题,但却依然倔强地在校园里生存着。
二手书店藏身地下室
“五色土”位于农大男生3号公寓楼地下室,在这家面积只有大约20平方米的书店里,密集地竖着几排大书架,上面整齐地码放着人文社科类书籍,以及各种教材和辅导书。虽说经营的大多是二手书,但延鹏还是特地开辟出了一块新书区,他说这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中午刚过,来店里买书的学生还真不少。“同学,你要找什么书?”延鹏热情地询问着每一位顾客,对方报出书名后,他总能准确而又迅速地在书架上找到目标。优惠的价格折扣,是“五色土”的最大卖点。这里销售的图书,除了旧书可以卖到3至4折,新书也能打到7.5折,比很多大书店的售价还要便宜一些。
有不少学生成了“五色土”的常客,甚至还充当起了义务帮手。就读于农业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徐婷婷说,上学这些年来,自己经常到“五色土”买旧教材,每到学期期末的时候,还会帮延鹏到学生宿舍收购旧书。“在我们眼里,他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徐婷婷这样评价延鹏,“至今能保持朴实的性格,这很难得。”
废品站淘回第一桶金
延鹏的故事,还要从他大学毕业那年说起。当时他曾到新疆支教一年,当地孩子对书籍的渴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学校后他发现,每逢学年结束,很多大学生都会把旧教材当废品卖掉。这令他受到很大触动:“我觉得我该做点儿什么了。”认真思考后,他决定开一家二手书店,把学生们的旧书重新利用起来。
最初,延鹏说服家里人,又找来在湘潭大学的弟弟一起来帮忙。“刚入行那会儿,很多同学的书都已经被废品收购站买走了,我们只好再去废品站买回来。”那段日子,他和弟弟每天在废品站里埋头挑书,再整理好,经常要忙到凌晨一两点才肯收工,第二天累得几乎爬不起来。
延鹏最初的创业资金,只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1万元而已。这些钱几乎全花在收购旧书和租用仓库上面,甚至连买一辆运书用的三轮车的费用都挤不出来。为此,他只好每天晚上向废品站的老板借车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