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推出各项举措,楼市调控初见成效。
5月底,国务院转发《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
6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消息称,6月底前,全国各省市地方税务局要将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向税务总局汇报。
事实上,蜗居者遍及五湖四海,不管身为哪国百姓,都没有不嫌房价高的,外国政府也要为楼市调控使出浑身解数。
那么,谁的招数最巧妙,实施效果最漂亮?本报邀请国内有关专家,看看有什么国外调控房价的新招可以借用。
美国
可借鉴程度:★★
小区只能买一套房
留一定房屋作低价房
为确保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美国政府规定,一个人在同一小区只能购买一套住房。有70套以上的住宅项目,开发商必须以低于市价25%的价格,将至少10%的住房出售给为当地社区服务的人。
另外,美国政府对购买第一套住房的民众在税收和贷款利率上实行一定的优惠,但对居住型和投资型的房产交易,贷款利率是不同的。
【效果】
由于美国地域广袤,人口压力不大,房源有充足保证,房产市场主要以市场供需关系为主导。
另一方面,得益于成熟的市场主导以及灵活的政策调节,如房源多样化,保证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通过利率、税收、严控贷款等“组合拳”举措,有效遏制住了投资炒房的行为。
【专家观点】
信贷门槛一降再降
终致次贷危机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党校多个课题组研究员刘正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手段主要为税收和利率,并有效地实施。
但“9・11”事件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政府“病急乱投医”,任由金融机构不断降低信贷门槛,吸引大量民众盲目进行房产购置,最终在2008年引爆房贷危机,酿成严重的后果。
美国模式的另一个不足是,不适应人多地少、市场发育不够充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