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不送一兵一卒到中国”。日共领袖片山潜、德田球一等都曾在国内积极领导反战斗争,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抗战。
日共在中国从事反战运动的最大成就,就是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将许多日军战俘改造成了反战斗士。
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日军到处烧杀抢掠,残杀平民和俘虏,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然而,当日本官兵被中国共产党军队俘虏后,却没有遭到以牙还牙的报复,相反还得到了相当的优待,并在思想上被真正改造,从而重新做人。新四军在八年抗战中,共俘虏了2022名日军官兵,中国共产党严格执行了《日内瓦公约》,对日本俘虏可谓仁至义尽,以德报怨。在延安进行改造的日本俘虏曾感慨,即使在国内也从未享受过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当时八路军每月的津贴费为:士兵1.5元、排级2元、连级3元,而日本工农学校的学员一律按连级干部待遇。在供给上,中国官兵以小米为主,他们却主要是大米、白面。上午是一菜一汤,下午是两菜一汤,几乎天天都有一点肉。这样的生活,在当时的延安实属难得。
这也使他们渐渐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在异国他乡的战俘,而把自己当成一名八路军战士。
当然,从好战的“皇军”变成反战斗士,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这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因为他们需要洗去从小就被灌输的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毒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日军士兵杉本一夫在刚被俘虏时,曾对八路军充满了恐惧和怀疑。经过八路军干部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他终于转变了思想,坚决地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反对日本侵略战争。1939年1月2日,在一次由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召开的庆祝元旦集会上,杉本一夫和另外两名日军俘虏突然走上舞台,当场宣布要参加八路军。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当时深受感动,走上台去和他们紧紧握手,并批准了他们的请求,使他们成为第一批“日本八路”。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战俘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据统计,从1940年到1945年,先后有近500名日军战俘曾在延安的“日本工农学校”接受改造,很多人后来都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在华反战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日本八路”。
不应忘却的反战斗士
在中国积极投身于反战事业的日本共产党人,特别是由战俘改造过来的新成员,经过曲折的转变后,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来。他们所开展的反战活动,都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抗战期间一个特殊的队伍。“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可称得上是一支特殊的国际主义队伍,其成员被中国老百姓称为“日本八路”。另一个“日本人民解放组织”在日本军队中也颇有盛名,其影响力使军国主义分子都感到畏惧。
在华从事反战的“日本八路”们,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活动。有的从事对日军士兵的宣传工作,有的协助我军开展改造俘虏工作,还有的则直接拿起武器,与侵略军队进行面对面的战斗,其中不少人为此献出了生命。
这些“日本八路”大多来自侵华日军各个部队,在宣传中他们能紧紧抓住日军官兵的心理,遇到的敌对情绪较少,更容易达到宣传效果。在抗战期间,他们通过出版印刷品、喊话等方式,先后瓦解和争取了不少日伪军队。
一名叫松野觉的“日本八路”在苏中地区对日军进行了四天四夜的喊话,后来被日军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在战斗岗位上。那些手拿武器直接打击侵略者的“日本八路”也和我军一起并肩作战,消灭了不少顽固分子,立下了赫赫战功。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华活动的日共成员大多数于1945年底前后返回了日本。也有个别人留在了中国,继续在八路军、新四军中服务。(来源:新华网 杨红林刘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