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敌国来的“同志”变身 “皇军”成“八路”

2008-01-18 11:55:11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20世纪30—4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有一部分日本人,为维护世界和平与自己的生存权利,开展了一系列反战运动。日本共产党就走在了这一运动的最前列。日共自1922年成立以来就一直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法西斯战争。日本全面侵华后,日共更积极号召本国人民反对战争,

呼吁“不送一兵一卒到中国”。日共领袖片山潜、德田球一等都曾在国内积极领导反战斗争,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抗战。

敌国来的“同志”

1938年3月23日,日本进步作家、著名反战运动领导人鹿地亘和夫人池田幸子,应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邀请来到中国策动日本士兵反战,后又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及国际宣传处对日科从事对日本士兵的广播工作。1938年夏,日本共产党还派遣了两名代表驻国民政府军委会,一起从事反战工作。1938年冬,在昆仑关战役期间,鹿地亘率领经过思想改造的日俘,奔赴前线开展瓦解日军的工作。

在众多从事反战活动的日共领导人中,最著名的无疑是野坂参三。野坂参三是日本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由于在国内领导反战运动,野坂参三曾多次被捕。出狱后,他被任命为日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40年5月,野坂参三放弃了在共产国际的优越生活,与当时在苏联的周恩来一起从莫斯科来到延安。在延安,他化名为“林哲”,并且将自己的日本名字改为“冈野进”,直到二战结束后,才恢复了真名。

在中国,野坂参三将全部热情都投入到组织在华日本人进行反战运动中。“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在重庆成立后,许多支部在野坂参三的领导下相继建立,并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为此,野坂参三受到各方称赞。

1940年10月,由野坂参三提议,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延安建立了一所以日军战俘为主体的特殊学校———日本工农学校。野坂参三受中共中央委托,担任日本工农学校校长。毛泽东曾亲笔为该校题词:“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与中国的民族败类!”为了从事反战活动,野坂参三常常要冒很大的风险。有一次他冒险到游击区,结果差点被伪军捉住,在地道里躲了一天一夜才脱险。

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野坂参三作为日共代表应邀出席,并在大会发言。他在题为《建设民主的日本》的演说中,阐明了日共反对军国主义的坚定立场。在大会期间,《解放日报》还刊登了他与毛泽东、朱德在一起的木刻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