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理财培训层出不穷
无论如何,富豪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努力奋斗,希望孩子能赚钱,或者,最起码,不要让钱像流沙一样从指缝溜走。自然,这样的愿望就催生出一个新兴行业——下一代人的培训项目。
随著理财行业的日渐兴起,不少专业的理财公司和私人银行都纷纷推出了针对下一代人的培训项目,把从股票、债券到初创企业和慈善事业的桩桩件件都教给孩子们。对这些公司来说,这不但是推广产品的机会,也是着眼未来,巩固自己同那些富裕家庭客户之间关系的大好机会。
这些培训课程既有为期半天的速成班,也有能够持续数年的学习班。大多数课程都以十几岁或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为主要对象,有些课程甚至瞄准了年仅7岁的孩子。课程收费也不尽相同,有的面向整个家庭一共收费15万美元,有的则免费提供给重要的银行业务客户。业内观察人士称,大约5年前几乎看不到面对青少年甚至儿童的理财培训项目。家庭理财事务由父母一手掌管,而那些享有信托基金的孩子们也只会从负责基金运作的私人银行和信托公司那里得到漫不经心的指导。但现在,净资产高于1千万美元的美国家庭已经超过了43万户,是1990年的两倍。理财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产品和投资策略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富人父母还是把理财事务托付给专家打理。
所有的大牌时装秀上都可以看到富家子女的身影,这似乎成为他们的“工作”。
这种需求把理财培训变成了一项规模越来越大的行业。有些培训公司是理财业内大名鼎鼎的专业公司,比如加州的IFF
Advisors和哥伦比亚特区的Wealthbridge Partners
LLC,他们的重点培训客户分别是净资产超过5000万和1亿美元的家庭。私人银行和信托公司也纷纷加入到这个行业,向客户提供种种理财培训,以此吸引下一代客户。
Citi Private
Bank是花旗集团的子公司,其客户的帐户金额至少在1000万美元以上。它每年都会组织20到30名客户的子女参加该行的“下一代”项目。去年为期11天的培训在纽约举行,主要课程包括“国际不动产规划的基本要素”、“资本市场经济学”、“结构性产品”和“系统性权益平台”等。孩子们还参观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学习如何收藏艺术品。
IFF由信托和地产律师道格拉斯·弗里曼和财富心理学家李·豪斯纳共同创办,他们在全美各地设立办事处,推出Praxis培训项目。Praxis是拉丁语“练习”的意思。他们的培训课程包括一系列的学习班,面向青少年和儿童开设投资、纳税、遗产、信贷和风险管理,以及领导力等诸多课程。虽然每个孩子每年交纳的学费高达1.2~1.5美元,IFF表示项目需求强劲,唯一的障碍是没有足够的合格教师。
IFF的培训项目通常包括出外活动,比如到拉斯维加斯探索洞穴,以及金融培训课程。为了学习投资理念,有项课程要求每个孩子都从家里拿来数千美元,组织一个数万美元资金的投资俱乐部。然后他们在棕榈滩会合,会见金融顾问,并撰写一份详尽的多样化投资计划书,把这些钱投入到不同的证券当中。
培育孩子第一手经验
支持“从小做起”的人说,最好的项目就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至少一年──之内组织多次学习班,并提供创业或投资培训的第一手经验的项目。
很多小孩子第一次玩摆柠檬水摊点的游戏时,都会有一张小桌,一块硬纸板书写的招牌,还有几个柠檬。但最近参加Wealthbridge
Partners培训营的孩子们却得到了一套截然不同的道具:一支“生产队伍”、一个“资金预算组”,一个“选址评估部”和一个标志物。
“用PowerPoint讲解上市交易基金的方式,孩子们不会感兴趣的,”纽约家庭理财顾问凯瑟琳·麦卡锡说。她的客户家庭的净资产通常都超过1亿美元,她自己也设计过几套理财教育项目。“如果他们走进一家证交所,看到证交所的运作,就会立刻被吸引住。”
Wealthbridge的培训课程往往都超过一年,重点强调亲自动手。在佛罗里达州摆柠檬水摊点的小组还针对使用新鲜柠檬还是柠檬晶进行了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他们对几个地点都进行了研究,找出客流量最大的地点,最终开办了一个小卖部。虽然开业那天在下雨,他们还是收入了100多美元,把这些钱捐给了慈善机构。
Wealthbridge的另一个理财学习小组在动物园呆了一夜,研究如何运营业务。孩子们成立了好几家贺卡公司,还对一处豪华度假胜地进行了调研,确定如何才能赢利。
摩根大通子公司J.P. Morgan Private Bank和嘉信理财子公司U.S. Trust都在扩充各自的理财培训项目。摩根大通名为Next
Gen(下一代)的项目已经开办了十多年,在世界各地不同地区轮回推出,培训的重点是家族企业的投资和管理。由300户“富人国”家庭和他们的理财顾问联合成立的财团Institute
for Private
Investors推出了为期一天的“为了下一代”研讨会,主要面向20到30多岁的富裕家庭子女。他们还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合作推出了一个项目,针对30岁以上的人群传授理财经验。
理财公司另有目的
一些理财教育专家对理财公司组织的项目感到担忧,他们说这些公司就是为了针对下一代潜在客户推广自己的产品。
花旗集团发言人亚历克斯·萨缪尔森说:“的确,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下一代客户群体。”但他还说,这些项目也帮助客户理解产品背后的原因,比如说多样化投资的必要性,或者为什么债市是资本市场的支撑等等。但对于富豪父母们来说,这些都没关系,只要自己的孩子能真的学到知识培养理财观念就好,千万别变成下一个帕丽斯·希尔顿。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夏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