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富家子女竞相学理财
[ 2007-07-26 08:29 ]

希尔顿是富豪们眼中的反面教材,富豪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另一个帕丽斯。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不学无术挥金如土的富家女帕丽斯·希尔顿入狱,刺激了美国富豪们。他们不希望自己辛苦打造的金山如流沙般坍塌、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患上“童年富裕病”也变成这样一个绣花枕头。着急的父母们纷纷把子女送去理财培训生活培训,而早已发现这个空白市场的专业理财公司更是推出了种类繁多针对下一代的培训课程。这倒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清晨7点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停车道上,路虎、宝马、奔驰……数辆豪华车在初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一些20多岁面带倦容的年轻男孩女孩从车里走出,鱼贯步进一间大教室,一边喝着减肥可乐、吃着油炸圈饼,一边相互介绍寒暄。

最早抵达教室的是身穿T恤和牛仔裤的大男孩凯勒·瑟克勒,加利福尼亚州草莓大王的儿子。然后是拥有一头淡金色长发的蒂娜和丽萨姐妹,她们的祖父是房地产大亨。而个子高高上套绿色polo衫下蹬卡其布休闲裤的迪姆,看起来并不特别像富家子弟,不过他的父亲在好几个州都拥有几间大农场。坐在这间教室的年轻人的家族财富加起来超过了30亿美元。

想要遗产就来培训

这些富家子弟们正在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新开办的课程——生活理财技能进修——专门为千万亿万富翁后代度身订造的夏令营。这些百万、千万、亿万富豪,除了要担心自己的财富,还要替后代操心。这种操心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另一个帕丽斯·希尔顿。

富豪们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得养尊处优,以弥补自己年轻时曾吃过的苦头。同时,他们也希望孩子对生活和工作上都能得心应手处理,而这些只能从实战中得来。为了下一代能够恰当地管理日后继承的巨大家庭财富,富豪们选择了把子女送到夏令营接受培训。

说是夏令营学习,其实课程总共只有4天,7月份学习两天,10月学习两天。夏令营中,常常挂在年轻的二士祖们嘴上的词语从酒吧舞会度假,变成了证券投资、市盈率和债务管理……

在这里,他们学习最基本的“生活技巧”,例如怎样控制日常开支;怎样与人合作,了解什么叫面试,掌握基本面试技巧;什么叫做商业合同,贷款的基本手续,等等。总的来说,就是学习怎样才不会浪费自己的财富。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愿意到这里来学习。蒂娜说:“我祖母跟我做了个交易,如果我到这来学习,她就给我钱到拉斯维加斯去爽个够。”而一名开发商的女儿说:“我爸爸多次要求我到这里来学习。他说如果我要继承遗产,就必须要到这里来接受教育。”

培训课畅谈金钱和理想

美国最著名的青少年理财教育专家、财富心理学家李·豪斯纳是夏令营的老师之一。她从事财富咨询工作已经长达19年,给许多富家子弟做过财富咨询,很有经验。豪斯纳还尤其擅长从孩子的家庭成长经历中找出症结,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总是挂着优美微笑、身穿彩色套装的豪斯纳,成为美国西岸临床理财教育的模范。

财富心理学家李·豪斯纳(中)从事财富咨询工作已经长达19年。

豪斯纳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系列的问题。“就现在,金钱对你来说有多重要。”

A组回答:“非常重要。”

B组说:“金钱是很重要,但它并不能代表我们。”

C组回答:“非常重要,比如说,有了钱才能生存。”

豪斯纳再问:“你的家庭怎样使用金钱?”

“教育、度假,还有一部分投资。”“享受生活。”

“用钱来买爱。现在有很多“迪斯尼父亲”,他们很多分不清什么是金钱什么是爱。”(注:迪斯尼父亲,是指那些满足小孩所有物质需要的父亲,这些父亲无限量供应子女想要的东西,带他们去吃喝玩乐,但却疏于管教。对孩子来说,有了这样的父亲,就好像天天都在迪斯尼乐园那样快乐。)

豪斯纳赞许地说:“非常好,你们听到了这个词吧。‘迪斯尼父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希望大家好好想想。”

豪斯纳进一步探讨:“你们了解自己的父亲是怎样看待金钱的吗?”

一个学员回答:“没有免费的午餐。”另一个说:“天上不会掉馅饼。”

豪斯纳开始询问大家是否知道金钱带来的危险。一个小组说:“金钱是毒品,有了钱根本不需要工作,人就变得疯狂了。”

“很多人对有钱人家的孩子有偏见,他们总觉得我们是被宠坏的一代。”

“谈恋爱的时候,因为你有钱,所以约会的开销全都由你掏钱包,这样也会让人怀疑对方是不是因为钱才和自己在一起。

课堂上,豪斯纳还引导孩子们畅谈金钱和理想,有些人想成为流浪者或者诗人,有些人想周游世界,听起来都有点“不劳而获”意味。而凯尔塞和卡拉姐妹和很多富家子弟不太一样,她们俩是自律的有抱负的孩子。凯尔塞和卡拉已经开始着手找工作,凯尔塞喜欢作曲希望自己能从事音乐事业。而仍在上大学的卡拉在赏马方面已经小有成绩。

像许多富家子弟一样,这对姐妹花对金钱的看法也很矛盾。在加利福尼亚州长达的两姐妹家境富裕,卡拉高中时是开着奔驰跑车上学的,她8岁的时候就有了第一匹马,到现在她的马厩里共有45匹马。凯尔赛和卡拉家开了一间大公司,她们从小就看着父母每天都要工作14个小时,因此她们从小也能够接受工作这个概念。但同时,她们并不赞成像父母那样拼命工作,她们不想接受家族企业,至少现在还不想。凯尔赛和卡拉不太喜欢富家子弟们通常很喜欢的“快乐生活”,她俩觉得那些没有头脑的人每天只知道花钱和浪费时间。卡拉说:“他们吸了毒,晕乎乎地,混混鄂鄂地混日子,一日复一日。这不正常,我们只想在正常的地方过正常的生活。”


123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