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博览>大千世界
“如烟”之战:美华裔控烟专家谈如何戒烟

[ 2007-03-02 14:04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岁末年初,中国烟草市场烽烟再起。2006年11月之后的短短两个月之内,知名控烟产品“如烟”再次卷入安全性风波,其产品安全、质量与有效性遭受重创--全国多家媒体先后报道称,“如烟”中尼古丁含量极高,对公众健康存在威胁隐患,而国家监管空缺则放大了这种危险。
一时间,对该产品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许多媒体撰文指出,“如烟”产品中含有尼古丁,做为剧毒化学药品,吸入尼古丁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有人则提出反对意见,称日常食用的蔬菜中也含有尼古丁,因此该成分不能成为"如烟"有害论的证据。

另一部分专家则表示,“如烟”的安全性更应赖于监管部门的及时检测与管理,而非舆论的猜测或调查。然而,这一点正是该产品说不清道不明的一处"硬伤"。

尼古丁对人体究竟有无危害?“如烟”安全性应该如何评价?控烟及戒烟产品有效性怎样验证?戒烟类产品应由什么部门负责监管?“如烟”风波究竟是一次技术革命,还是一场“策划的盛宴”?带着这些问题,本网记者专访了在中国从事义工15年的控烟活动家,美籍华人臧英年教授。

尼古丁是否有害

在普通公众眼中,尼古丁无疑是对人体健康威胁极大的剧毒化学成分。有关资料显示,尼古丁已被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接受安全生产监督局管理。

那么,是否可以说尼古丁对人体有害?

“尼古丁的危害性应从两方面去考虑和断定。一是摄入量,二是摄入方式。仅仅简单下定义说尼古丁有害或无害是不科学的。”臧英年教授表示,长期以来,公众对尼古丁的认识颇有不足,而判定这种成分是否对人体构成危害,要看具体的应用情况。就烟草而言,对人类健康形成最大威胁的并非尼古丁,而是烟草中所含的焦油,以及其包含的各种有毒的化学成分和互相燃烧后产生的一氧化碳等。

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共健康学院院长肯尼斯·沃纳(Kennrth Warner)对此持相同观点。在接受《财经》杂志记者的采访中,他指出,烟草对于健康的危害主要来自尼古丁以外的其他物质。在烟草的生成物中含有大约6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大约60种被认为是致癌物,包括砷、氰化物、苯以及钋210等众多大家熟悉的或者不那么熟悉的危险物质。

换句话说,在烟草对人体的危害性中,尼古丁更多的是起到一种“精神作用”--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使人体产生成瘾性,继而从心理到生理均对香烟产生依赖,持续接受烟草中各种毒素的侵害。

这也印证了中国控烟领域许多专家,如杨功焕、袁守军等曾在不同场合传递出的信息:从尼古丁毒理实验结果来看,不含焦油、不燃烧的“如烟”不会比卷烟更具危害。

在电话中,袁守军教授对本网记者表示,在这一点上,相较卷烟而言,“如烟”的安全性更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