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成就幸福大理
“良好的生态是大理的美丽之源,更是大理后发赶超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7月22日上午,在“美丽云南 宜居大理”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云南大理州州长何华推介天蓝水碧的美丽幸福新大理。
近年来,云南大理州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投资、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加大洱海、海西保护力度,让高原明珠更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让生活在大理的每一个人可以坐拥绿水青山。
何华介绍道,多年来,大理州以“减源、截污、修复、再利用”为重点,先后采取“双取消”、“三退三还”和“三禁”(禁磷、禁白、禁牧)治湖措施,点源、面源、流域、生态治理同步推进,共取消洱海网箱养鱼11184箱、机动渔船动力2574台、实施退塘还湖4325亩、退耕还林7275亩、退房还湿地1709亩。
实施“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和洱海保护“2333”行动计划(以实现洱海Ⅱ类水质为目标,用3年时间,投入30亿元,着力实施好“两百个村‘两污’治理、三万亩湿地建设、亿方清水入湖”3大类重点项目),恢复了环洱海湖滨带58公里,建成生态湿地近万亩,治理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90平方公里;建立洱海保护目标考核机制,对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
“洱海保护取得了骄人成绩!”何华说,洱海水质已连续10年得到持续改善并总体保持在Ⅲ类,2012年有7个月达到Ⅱ类标准,“可以常年下水游泳、捉鱼摸虾,成为全国湖泊治理的典范、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
何华表示,借助“七彩云南”保护的机遇,大理州全力推进“森林大理”和生态州创建,到2012年底,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58.6%,活立木蓄积量达到9141万立方米。建成州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9个、面积达277万亩,建成国家森林公园5个。
“七彩云南”大理保护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大进展,建成近9万亩湿地,鹤庆草海、剑川剑湖、洱源洱海源头、大理洱海湖区等四片湿地已成为云南高原湿地中的典型。全州城镇绿化率为17.3%,大理市、云龙县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
何华强调,大理州在产业优化调整和布局过程中,淘汰了一大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业企业,科学编制工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布局规划,在城镇、农村附近禁止布局冶金、建材、化工等影响环境的企业,把工业统一布局和转移到污染可以集中治理的工业园区。
同时,云南大理州依托境内丰富的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截至目前,仅风电开发已投产装机62万千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从产业发展的源头上来控污减排。此外,环保部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大理是全国空气质量达到一级的11个城市之一。(记者 李映青 胡永启)
实习编辑 黄金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