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名者方有富和肖子生站在碑前感慨万千
方有富老人讲述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4月6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宁洱召开,4月5日,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名者方有富、肖子生、李万学到宁洱参加庆祝大会,60年后再聚首,三位老人感慨万千。
立于一九五一年元旦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位于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城西北侧的“民族团结园”内,该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碑文全文如下:“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
据肖子生老人回忆说,1950年7—8月,西南军区组织少数民族赴京观礼团,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庆典。1950年12月26日,赴京观礼民族代表回到普洱。当时,中共宁洱地委根据边疆实际,正确贯彻中央的民族政策,按照团结进步、团结生产、团结对敌的指导思想,在普洱专区所在地——宁洱,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来自全区15个县的26种兄弟民族(含支系)的头人、首领、酋长、代表及地方党政军领导代表共300余人,会聚一堂,共商民族团结大事。
1951年元旦,在普洱红场举行隆重的剽牛签字仪式。地委党政军领导讲话,念誓词,随即杀了一只大红公鸡,把鸡血滴进酒碗里,党政军领导和各族头人、代表,轮流每人喝了一口鸡血酒,接着由西盟佤族头人拉勐剽牛。拉勐头人口念咒语,手持长镖又唱又跳,然后双手紧握镖枪,举过头顶,用力向水牛右肋血仓处剽去,牛倒左方,牛头向南方边疆预想的方位倒地,剽口朝上。拉勐头人和全体代表高兴极了(剽牛牛倒后的剽口朝上表示吉利,剽口朝下不吉利),认为很吉利。拉勐头人高兴得又笑又跳又唱,又拍手又在地上打滚。会场上的傣族代表喊着:“水!水!”的欢呼声,全场群众也跟着喊:“水!水!”随后,主席台上的代表们就在原先摆好在桌子上的红纸上,用各民族自己的文字签了名字,不识字的请人作了代签。
据介绍,建国初期的普洱专区共辖15个县,居住着哈尼、彝、拉祜、佤、回、傣、布朗、苗、瑶、壮、基诺、傈僳、汉等民族,解放初期,边疆工作有三项任务:清匪肃特、巩固边疆、民族工作。核心是民族工作。 “民族团结誓词碑”象征着新中国成立后,边疆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开始。它主题鲜明,所折射的民族团结精神不仅是云南边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也是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缩影。
来源:中国日报云记者站(记者 李映青 杨万丽)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