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参观者观看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素描画像。
昨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画像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幕,30位幸存者的画像跃然墙上,每张画像右边是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20行小诗,再现了每位幸存者的血泪经历。
幸存者画像是南京艺术学院画家张玉彪教授创作的。此前,他曾经根据幸存者记忆的特征,参照亲人们的基本脸型,创作出33幅遇难者遗像,后来被纪念馆收藏。去年下半年,受纪念馆的委托,张玉彪为幸存者作画,为了更加形象逼真,还原幸存者历经磨难展现的心境,他历时8个月,收集资料,走访幸存者,终于在清明节前完成了这些作品。
李秀英、夏淑琴、程云、吴秀兰、常志强、穆喜福和李世珍夫妇……参观者们从30幅画作前慢慢走过,默念着这些世人熟悉的名字,表情凝重。朱成山为每一张幸存者画像配了20行散文诗,描述了幸存者的受害经历,把参观者的思绪拉回那个时空。
“画得很像,你看,就是我现在的样子。”91岁的幸存者,抗战老兵程云凝望着画像说。昨天,有10多位幸存者来到纪念馆,端详着画像,追索着记忆。令人唏嘘的是,也有12位画像上的幸存者已经故去,包括当年奋力反抗日军暴行的李秀英老人,以及本文开头中的陈德贵老人,《拉贝日记》中提到的、曾住在拉贝家躲过灾难的穆喜福老人。
朱成山告诉记者,这些年,随着年龄不断增大,不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相继离开人世。截至目前,已知健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00多人。这些幸存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当年战争的受害者,也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
“举办幸存者画像展览,旨在通过创新一种历史证人的表达方式,向世人传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供世人纪念。”朱成山说,他们还将选取70位幸存者进行画像,以使幸存者的画像达到100幅。据悉,这次展览将持续到7月4日结束。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