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广州本田汽车生产线(资料照片)。过去10年,是中国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的10年。在历史长河中,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在中华民族的煌煌史册里,2002至2012,是令人难忘的十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阔步前行。十年间,东方古国,沧桑巨变……新华社发
2010年9月2日,深圳港盐田港区的集装箱码头。十年间,进出口总额2011年比2002年增长4.9倍,达到36421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二,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新华社发
2008年7月2日,唐山市南湖公园的景色。十年间,伴随产业转型,唐山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天蓝了、水清了、地绿了,跻身全国文明城市之列。新华社发
上图:20世纪50年代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新村一角;下图:2007年6月拍摄的沈阳铁西新区。十年间,中央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又先后提出并实施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新华社发
在历史长河中,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
在中华民族的煌煌史册里,2002至2012,是令人难忘的十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阔步前行。
十年间,东方古国,沧桑巨变……
认识深化理论创新
生产线上,工人们紧张有序地装配着各种零部件……
这是7月中旬记者在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见到的景象。
“过去10年,是中国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的10年。我们坚持滚动发展、稳健发展,十年间销量增长了3倍。”公司副总经理姚一鸣一脸自豪。
十年间,从抗击非典到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到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从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初步形成和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
实践永无止境,认识不断深化。十年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经济建设上,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发展理念不断深化;
--政治建设上,强调适应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意识普遍增强的新形势,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上,强调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支撑的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社会建设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生态建设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
“科学发展观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指导思想注入了新的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达到的新高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立说。
科学发展全面推进
渤海之滨,燕山脚下。
十年间,伴随产业转型,唐山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天蓝了、水清了、地绿了,去年更跻身全国文明城市之列。
精简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环节,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化……今年以来,唐山市积极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转型。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保障。”唐山市市长陈国鹰说。
科学发展,潮涌神州。
十年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
这是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前行的十年--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没有先例可循的试验。
今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周年。前十年,这一体制初步建立;后十年,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中国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面对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见微知著,果断而准确出手,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更趋完善,宏观调控经验更加丰富,前瞻性、灵活性不断增强,保持了稳健发展。”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庄健评价说。
十年间,“中国号”列车快速平稳前行,经济年均增长约10%,国内生产总值从突破10万亿元到超过47万亿元,连续超越英、法、德、日,跃居世界第二;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4.4%提高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20%;
十年间,进出口总额2011年比2002年增长4.9倍,达到36421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二,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十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135美元上升到5432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到8000元一跃突破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500元增加到近7000元……
这是任凭风吹雨打、咬定发展不放松的十年--
在中国,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十年间,党中央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越是困难时候,越要抓住发展不放松。从非典疫情到雨雪冰冻灾害,从汶川、玉树地震到舟曲泥石流,面对一次次重大灾难,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为战胜困难提供坚强保障。
十年里,最大的考验莫过于始于2008年、迄今仍未过去的国际金融危机。惊涛骇浪中,沉着应对,一揽子计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不仅使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更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以改革促发展、向开放要空间的十年--
十年间,改革进入深水区。连续出台鼓励民资发展文件、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推进增值税改革试点、统一内外资企业税费……改革的协调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增强。
从推进政务公开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到推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再到持续十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十年来,改革全面推进,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向开放要空间--十年间,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
这是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统筹发展的十年--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十年间,按照“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并举。
十年间,中央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又先后提出并实施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经济版图悄然变迁。2008年起,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十年间,城乡二元结构大大改善,城镇化率从不到40%上升至50%以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向城市,既促进了城市发展,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央和地方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兼顾中,社会主义中国不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动力。
十年里,“中国道路”成为海内外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纵观人类发展过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以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快的速度实现平稳发展、转型发展。”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说,其奥妙就在于中国制度的有效性、领导能力的有效性以及中国战略、方略的有效性。
科学发展全面推进
渤海之滨,燕山脚下。
十年间,伴随产业转型,唐山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天蓝了、水清了、地绿了,去年更跻身全国文明城市之列。
精简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环节,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化……今年以来,唐山市积极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转型。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保障。”唐山市市长陈国鹰说。
科学发展,潮涌神州。
十年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
这是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前行的十年--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没有先例可循的试验。
今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周年。前十年,这一体制初步建立;后十年,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中国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面对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见微知著,果断而准确出手,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更趋完善,宏观调控经验更加丰富,前瞻性、灵活性不断增强,保持了稳健发展。”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庄健评价说。
十年间,“中国号”列车快速平稳前行,经济年均增长约10%,国内生产总值从突破10万亿元到超过47万亿元,连续超越英、法、德、日,跃居世界第二;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4.4%提高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20%;
十年间,进出口总额2011年比2002年增长4.9倍,达到36421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二,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十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135美元上升到5432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到8000元一跃突破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500元增加到近7000元……
这是任凭风吹雨打、咬定发展不放松的十年--
在中国,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十年间,党中央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越是困难时候,越要抓住发展不放松。从非典疫情到雨雪冰冻灾害,从汶川、玉树地震到舟曲泥石流,面对一次次重大灾难,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为战胜困难提供坚强保障。
十年里,最大的考验莫过于始于2008年、迄今仍未过去的国际金融危机。惊涛骇浪中,沉着应对,一揽子计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不仅使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更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以改革促发展、向开放要空间的十年--
十年间,改革进入深水区。连续出台鼓励民资发展文件、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推进增值税改革试点、统一内外资企业税费……改革的协调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增强。
从推进政务公开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到推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再到持续十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十年来,改革全面推进,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向开放要空间--十年间,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
这是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统筹发展的十年--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十年间,按照“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并举。
十年间,中央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又先后提出并实施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经济版图悄然变迁。2008年起,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十年间,城乡二元结构大大改善,城镇化率从不到40%上升至50%以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向城市,既促进了城市发展,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央和地方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兼顾中,社会主义中国不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动力。
十年里,“中国道路”成为海内外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纵观人类发展过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以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快的速度实现平稳发展、转型发展。”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说,其奥妙就在于中国制度的有效性、领导能力的有效性以及中国战略、方略的有效性。
以人为本人民至上
“这些年生意越来越红火。家里盖了8间新房,女儿上了大学,我们老两口有新农合、新农保,过日子没啥可担心的。”
入夏时节,河北平山西柏坡村游人如织。旅游观光船经营户闫清海家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他十年前与胡锦涛总书记的合影照片--
那一年,党的十六大闭幕不到一个月,胡锦涛率新一届中央书记处集体来到西柏坡。“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引起广泛关注。
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西柏坡,这个“进京赶考”的启程之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酝酿、形成和发展。
“从‘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再到‘以人为本’,这些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现了党始终如一、一心为民的政治追求,凸显了党执政理念的日益成熟。”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说。
这是饱含深情的为民承诺,这是自上而下的为民实践--
十年间,人们不会忘记,在贫困山区,在革命老区,在困难国企,在矿井深处,在农民家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影总是不时出现在群众中间;
十年间,人们不会忘记,在抗击非典的战场,在重大灾害的现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紧要关头,在从海外撤侨的关键时刻,党和人民始终在一起;
十年间,人们不会忘记,一项项重视民生、倾听民意、保障民权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写入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重要文件,传递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
这是国家迈向强盛的十年,也是人心倍感温暖的十年--
“半城山色半城湖。这一大片景区都是免费的,真的很惠民。”盛夏,广东惠州西湖景区全面免票,和妻儿同游的市民赵玉锋颇为感慨。
十年来,惠州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富民惠民,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超过60%用于民生……
以人为本,惠民之州。惠州的惠民之举,只是民生中国的一个生动缩影。
这十年,发展越是千头万绪,党和政府越是重视民生--
民生指标备受重视:“人均”概念写入“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等目标;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提高了就业率、社会保险率等民生指标考核权重……
民生政策频频出台:全面取消农业税,推广新农合、新农保,连续降低药品零售价格,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多次上调个税起征点,提高国家扶贫标准……
民生投入逐年加大:2004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年均递增21%,中央财政教育支出2012年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保障房建设资金从2007年到2011年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
这十年,越是困难时刻,党和政府越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南方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害发生后,始终把抢救群众生命、保障人民生活放在工作首位……
在国际金融危机汹涌袭来时,在保增长同时更注重惠民生:千方百计解决就业、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万亿投资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资占中央政府投资一半以上……
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民生情怀,这是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人均GDP只用4年时间翻了一番;与2002年相比,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8倍,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
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面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民生问题,对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尤为重要。”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改善民生,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这十年的最大政绩。
这是民生显著改善的十年,也是公民权利更加得到维护的十年--
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这十年,人民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重大事项社会公示、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社会听证等制度的实施已成常态;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深入人心;“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大力推行;网络问政蓬勃发展……
回顾十年,人们不会忘记:因为尊重民意,去年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了3500元……
依法执政,民主执政--这十年,公民个人权利更加彰显: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宪法;2007年10月,物权法施行;2010年选举法修改,城乡实现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2012年,“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
回顾十年,人们不会忘记:孙志刚之死,促使收容遣送制度走向终结;新道路安全法否定“撞了白撞”,凸显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出台新的“拆迁条例”,个人利益得到更多保护……
回应关切,直面矛盾--从铁腕惩治腐败到重拳打击违法犯罪,从强化道德建设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年间,人们的创造活力进一步迸射。
“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走进深圳市南岭村,村口巨幅展板上的九个大字十分醒目。
从2003年到2011年,这里的村民人均收入从6万元增长到10万元。面向未来,南岭村“当家人”——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说:“南岭要的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我们更关心的是持续发展。”
发展高度增加发展难度。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如同南岭村一样,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
“十六大以来的历程启示我们,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今天做好各项工作的主题,而且将长期作为行动指南指导现代化建设实践。”著名学者李君如说。
--站在新起点上,中国仍然面对无限机遇和可能。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中国完全有条件推动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站在新起点上,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
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
--站在新起点上,转型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不平衡:城乡、地区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按照新的扶贫标准,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
不协调: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服务业总量偏低;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于投资和出口……
不可持续: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增加……
“传统发展问题与现代发展问题,在我国目前改革开放的关键历史时期聚集在了一起。”中央党校教授庞元正说,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国比发达国家要面对更多的发展问题。
每一个国家都会有成长的困惑,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待解的课题。
回首十年,展望未来,基本的判断没有改变--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对中国来说,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
“现代化建设不能有任何的松懈,仍需快马加鞭。”现代化问题专家、中科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说。
回首十年,展望未来,发展战略日益清晰--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两年多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明了“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思路。
从淘汰落后产能到产业升级、发展优势产业,从加强自主创新到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大力节能减排到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从建设富强中国到建设幸福中国……科学发展未有穷期,中国正在进行着艰难但稳健的“转身”。
“过去10年国家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说,未来中国的发展,还要靠改革开放来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回首十年,展望未来,复兴的目标不再遥远--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谆谆告诫,言犹在耳。
“30多年来,正是凭借坚定的信念不懈奋斗,中国走到了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代化的目标在逐渐成为现实,我们更加充满信心,意气昂扬。”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