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中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教授杨天石出席会议;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邵东方等北美地区图书馆代表、国内图书馆界同仁,以及来自档案系统和史学界专家学者约70人参加了会议。周和平、杨冬权、杨天石受邀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和大会报告。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和北美地区近20位图书馆馆长、学者作专题报告,中美加三国50余名图书馆界的代表相聚交流研讨。
周和平在题为《加强交流 合作保护 共享资源》的主旨报告中,围绕各级政府对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的重视,各地区、各系统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的进展,以及民国时期文献的学术研究价值与社会教育三方面介绍了我国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
民国时期产生的各种文献资料,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分布广泛。除国内公私大量收藏之外,北美、东亚、欧洲等海外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也收藏有许多民国时期文献资料,其中不少珍品为国内罕有。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等机构所藏的民国时期历史档案早已为学术界所重视,成为研究这一时期相关问题的珍贵史料。
例如大量民国政要和知名人士的口述历史以及日记、书信等资料以及外国传教士、记者在二战期间于中国拍摄的照片甚至很多省市的民国地方志都收藏在海外,而国内学者因为研究需要参考这些文献的时候却往往不得不远涉重洋。
“有时候想看也看不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天石教授表达了无奈。杨教授为了详细阅读完毕藏于美国的《蒋介石日记》,前后竟然花了近十年时间,数次辗转两国之间。有时还因为种种限制条件而颇为不便。
在国内,众多的图书馆也已经感觉到民国文献保护的紧迫性。民国时期文献的抢救、保护与整理、利用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民国时期早期文献距今已过百年,后期产生的文献也已过半个多世纪之久。岁月的流逝加上先天造纸工艺的缺陷,使得海内外各收藏机构所藏的民国时期文献,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文献底数不清,保存条件堪忧,纸张酸化,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文献开发和利用不足。”周和平馆长也表达了担忧。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表示,因为民国时期并没有国家层面集中管理档案的机构,很多民国文献很多散佚民间,加之民国年间的战乱,很多资料损毁非常严重,如何把全国多达1800万卷的民国文献有效管理是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北美地区的众多著名图书馆在文献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开展海内外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民国时期图书88万册之巨。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国家图书馆策划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并于2012年启动实施。这是继“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之后的又一个业界共同参与的文献保护项目,旨在举全国之力加强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整理、开发与利用。根据《2012年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方案》要求,开展海外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的交流与合作是今年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美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联系愈加密切,双方已先后召开了五届中美图书馆工作会议,在古籍保护、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已开展多个合作项目。
本次会议围绕中国国家图书馆策划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分主题主要涵盖“民国时期保护计划介绍”、“海外民国时期文献存藏现状”、“民国时期文献保护、整理与开发”、“民国时期文献学术研究”等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的重要问题。会议旨在促进业界对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加强海内外图书馆界在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在了解双方的最新动向和发展情况的同时,力争达成一些更具体的合作项目,促进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全面实施和深入开展,为共同保护人类文化作出贡献。
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邵东方表示:“在现今的实际情况下,馆际之间互借历史文献的原件尚存有种种不便,但是通过微缩胶卷和数字库的建立和完善,中美间更大程度上的文献资源共享其实存有很大潜力。”
同时,曾经在在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工作多年的邵东方也表示,由于北美高校是民国文献的重要收藏地,加强两地间高校图书馆的合作也显得十分必要。
会上,中美各参会代表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全面合作,准备在合作普查的基础上加强资源共享,并策划具体课题推动数据库的建立,以使得民国时期文献保存保护以及整理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民国时期文献的价值能够得以深入挖掘,民国时期文献能够得到世代传承。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文献保护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全国许多地方、许多系统都已经就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启动已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
来源:中国日报(记者 王恺昊) 编辑: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