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工作纪实
[提要] 那曲地区规定各试点县、乡(镇)按照区、地两级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本县、乡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实施方案,稳步开展试点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氛围
那曲地区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牧民群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实施内容、方法步骤、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宣传。地区和三个试点县多次组派工作组进村入户,认真对牧民群众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教育,耐心讲解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补偿标准,三县共召开动员会、座谈会61次,宣传教育群众9705人。通过广泛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结合具体实际 科学合理定机制
那曲地区按照草场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实施以草定畜奖励机制,根据当前实际草场产草量,重新核定载畜量;实施牲畜出栏补助机制,自2006年以来,连续4年举办了畜产品展销会,对上市的畜产品地区按每只绵羊单位20元进行补助,加大出栏力度,并出台牲畜出栏补助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实施薪柴替代补贴机制,在三个试点县辖区内,对每户每年补贴1000元,用于购买煤、液化气或风能、光能发电装置等,同时积极推行电子耳标制度、草原生态监测制度,为草原生态保护试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工作的实施,为那曲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对草原畜牧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让群众真正从“绿色经济”中得到实惠,对繁荣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谢伟)
新闻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