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天津>天津新闻
丈夫肝硬化 妻捐一半肝
2011-04-07 13:51:24      来源:天津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问世间情是何物 风雨32载高原蓝天作见证看今朝恩爱伴侣 手术11小时从此同“肝”共苦

市第一中心医院专家为藏族夫妇成功实施活体肝移植

术后已经苏醒的强久,深情凝视着身旁另一张病床上术后仍然昏迷的巴金旺杰,眼神中充溢着希望。这对共同经历了32载风风雨雨的拉萨藏族夫妇,昨日(6日)在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通过一台历时11小时的高难度、高风险活体肝移植手术,实现了心灵与生命的融合,演绎了一段人间真爱——妻子强久捐出自己53%的肝脏,为患终末期肝病而生命濒危的丈夫巴金旺杰重新燃起生命之光。

“我们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我很幸运,能来天津治疗;也很幸福,有这样的妻子。”术前接受记者采访时,52岁的巴金旺杰缓缓讲述起自己的求医经历。那是去年的一次体检中,他被发现患严重肝硬化,虽然五六年前就知身患乙肝,但面对这样的噩耗,他仍然难以接受。随后,他来到成都一家大型医院,全面检查后被告知只能接受肝移植治疗,后又经朋友介绍慕名来到本市第一中心医院准备接受肝移植手术。

然而,等了两个月,合适的肝源未能找到。眼看着巴金旺杰身体状况一天天恶化,腹胀、乏力、消瘦、肝功能下降,随时有生命危险,医生最后建议他进行活体肝移植。可是经严格检查,巴金旺杰的6个儿女均不符合捐肝条件,妻子是最理想人选。“强久今年已经49岁了,年龄大了,我和孩子们都不同意她捐肝。可是她说我们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不能眼睁睁看我等死,一定要救我,这是她作为妻子该做的,这让我很感动。”说着,巴金旺杰眼里闪起了泪花。

面对这对感情笃深的藏族夫妇,市第一中心医院派出以该院副院长、知名器官移植专家朱志军教授为组长的精英团队,以确保供者和受者的手术万无一失。手术从昨日早8时一直持续至晚7时,切取供肝、去除病肝、完成移植,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顺利推进。昨日下午4时许,完成供肝切取后,强久被推进监护病房,状况一切良好。约3小时后,供肝成功移植,巴金旺杰被送进同一病房,生命体征平稳,肝功能顺利恢复。今日上午,强久将转入普通病房,巴金旺杰约在24小时后转入普通病房。

新闻链接

据巴金旺杰主管医生吴迪副主任医师介绍,目前全国每年大约有150万患者需器官移植治疗,因器官严重短缺,其中只有不到1万人能如愿获救。为解决这一矛盾,活体器官移植应运而生。但活体器官移植既要争取患者手术成功,又要保证供体的绝对安全,对医院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从而阻碍了相当一部分患者治疗。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志愿在身后捐献器官,是解决器官短缺、影响患者治疗的长久之计。肝脏具有较强再生能力,一位健康成人最多可捐献70%的肝脏,一般在捐献3个月后可恢复至正常大小的90%,半年后能基本复原。

来源:天津日报(记者 任勇) 编辑:孙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镜头] 68岁的黄耀军是广东省增城市小楼镇江坳村的低保户,镇上安排他在当地一家旅游公司看大门,月收入800多元,加上政府每月给他发放的低保400多元,日子还算过得去。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国消费者协会就购买化妆品发出警示
鲁迅之子周海婴今天凌晨在北京逝世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