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林为干在实验室。资料图片
百岁人生规划
1989年,林为干从科研和教学一线退下来,但丝毫没有懈怠,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从事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此后的七八年时间里,林为干发表了130余篇学术论文,独著或为第一作者的近30篇。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林为干解开了电磁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1995年12月,林为干的学术论文《一个介质球的静电镜像群》在美国《静电学》学报上发表。该文攻克了一个百年难题。1892年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第三版)出版以来,关于点电荷在介质球中能够形成多大的镜像,位于何处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于是,这个百年未解的难题就成为了电磁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解开这个“哥德巴赫猜想”成了很多电磁学家的梦想。林为干从1951年起就曾涉及这个难题,他不相信难题永远是难题,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研究虽然有所进展,但仍没彻底解决。此后40年间,林为干一直未放弃对这个问题的探索,终于成功找到了解决这个百年难题的钥匙,通过旋转退化双极坐标系(α,β),林为干求出了α=1/2这个表示式,从而发现了有介质平面的双镜现象,解决了这一经典难题。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攻克了电磁学界百年未解的难题,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微波学界欢呼不已。鉴于林为干在微波理论研究领域的巨大成就,他被称为“中国微波之父”。1999年,香港何梁何利基金授予林为干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5月18日,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授予林为干名誉文科科学博士学位,这是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第一次将这一荣誉授予一位中国学者。用林为干自己的话说,1950年的博士学位,是靠自己奋斗取得的。而50多年后的博士学位,是别人送来的荣誉。
93岁的林为干仍然在规划自己的人生。在电磁科学界,有一位叫MorayB.King的人,他在电磁科学界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拥有“国王”般的地位,为电磁科学作出过巨大贡献。2005年,在他100岁生日的时候,他还在国际著名的电磁学学报上发表了学术论文。于是,这位King先生,就成了90多岁的林为干的榜样和奋斗目标。他说,我也要像King一样,甚至超过King,争取活到100岁,而且100岁时也要发表两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这成了90多岁的林为干的人生目标。2012年春节,林为干因感冒引发肺部感染,情况非常不乐观,医院都准备立即切气管抢救,但林为干以自己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挺过了生死关,向100岁目标努力攀登。出院回家,林为干一如既往,拿着放大镜,翻看着各种资料;用颤抖的手,在纸上推算着公式,年年月月,日日如此……
林为干简历
1919年10月出生。
1939年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毕业。
1950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
1951年回国后,在岭南大学、华南工学院任教。
1957年调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曾任副院长等。
1980年,林为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林为干曾任成都市科协主席,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理事,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学会北京分会主席。1979年以来出版著作四部:《微波网络》、《微波理论与技术》、《电磁场工程》和《电磁场理论》。
(作者田永秀为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王安平为四川省科协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