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农民增收也要有规划 人物:长治市沁县县长 张斌
住村蹲点期间,我把自己当作郭村镇开村的一名普通党员,和全体村民一道寻求增加收入的新路子、新办法。先后10多次深入村里调查研究,5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认真分析村里的产业开发、收入结构、增收项目等问题,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最后通过村党支部、村委会议,研究制定了《开村产业脱贫农民增收五年规划》,确定了“四条增收措施”:一是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一年引进一个大项目,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二是招才引智聘请科技人员,培训农民掌握实用技术;三是扶持村级组织创办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四是组织劳务输出,开展建筑、装潢、运输等业务培训,组织建筑队,让村民增加现金收入。
以上项目为例:引进绿生元农业开发公司建起了44座大棚,有100多个村民在棚内工作,每月基本工资450元,绩效工资按产出一斤菜提成3角钱,一个大棚一年大约产3万斤菜可得9000元。这样,一个农民一年工资性收入是14400元,大约带动60户农户增收130余万元,农户人均收入增加5410元。
很多住村包村干部在帮助农民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在思考农村发展的规划问题。我认为,只有因地制宜地发展村级产业,才能保证农民的稳定增收。对于住村包村干部来说,要动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全心全意地帮村里办实事,实现村村都有富民企业,家家都有增收项目,人人都有就业岗位,要把简单的“输血”变成自主的“造血”。记者赵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