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从以往的两位数平稳落到7%至8%的新平台,“三产”超越“二产”经济结构迈上新台阶——这一下一上之间,注定了2013年是中国经济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错综复杂经济形势和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的成绩单,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稳、进、好”:成绩来之不易
这是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单:
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7.7%,高于预期目标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2.6%,低于控制目标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之比提高到46.1%,历史上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稳、进、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用这三个字概括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具体来说就是整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平稳”二字不平常。对于进入增速换挡期、转型升级期的中国经济而言,换挡不失速是转型升级的前提条件。习惯了多年两位数高增长的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最后一次达到两位数平台之后多是一路下行,让外界不免有些担忧。
在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看来,中国经济总体下行已持续3年,但在2013年有所不同:2013年经济增速始终在7.5%至7.8%之间小幅波动,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基本确定了新的平稳增长区间,这是标志性事件”。
与经济增速的平稳相比,百姓更能直接从中受益的是物价涨幅的平稳。尽管2013年“猪周期”再起,但中央及时强化了调控,全年猪肉价格涨幅控制在0.3%,“二师兄”没能再像往年那样发威。特别是2013年粮食产量突破6亿吨大关实现“十连增”,更是为稳定物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去年除了牛羊肉、牛奶价格较高以外,其他日用品价格都上涨不大。”56岁的济南市民李程说,老两口吃饭每月花费600元左右,养老金每年都涨,在这种情况下,感觉物价上涨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
马建堂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和物价的搭配“某种程度上在全球恐怕也是独领风骚”。2013年在中国经济实现7.7%增长的同时,据世行预测美国经济增速为1.8%,俄罗斯为1.3%。在2013年10月份中国CPI达到3.2%的年内高点时,经合组织数据显示印度CPI上涨11.1%,俄罗斯上涨6.3%。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经济在增速平稳下台阶的同时,努力使质量和效益上了新台阶。
“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是历史性变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阶段表现出的新特征。第三产业将逐步成为主导产业。”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主任牛犁认为,今后重化工业增速将持续下滑,第三产业发展将节节加速,对吸纳就业、保护环境和支撑传统制造业升级都将起到关键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