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李克强来到抚远前哨农场考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展。 (中新社 刘震 摄)
11月4日到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黑龙江同江、抚远、哈尔滨等地考察时强调:“绝不能让一个群众受冻,要让大家住的保暖、住的保险。”
今夏,黑龙江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近9万户群众的房屋损毁活倒塌。眼下临近隆冬,灾区又地处严寒地带,正直过冬安置的关键时刻,受灾群众能不能安全温暖过冬,李克强十分牵挂。他叮嘱当地干部:这里冬天冰天雪地,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要把排查工作做细做深做到位。考察中,李克强总理还召开工作会,进一步部署做好群众越冬、灾后重建、水毁工程修复和今冬明春农业生产等工作。
新一届中央政府履新伊始就遭遇H7N9禽流感、四川芦山7.0级地震灾害,随后又遭遇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害,东北、华南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等。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我国37634.8万人次受灾,1761人死亡,434人失踪,1024.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5170.8亿元。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灾害频发的大国,必须加强科学的救灾体系建设——动员迅速,指挥科学,保证专业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到达,才能有效应对。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新一届政府一直在努力探索建立一套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成熟、有效的联动响应机制。
今年4月,四川芦山发生强震之后,李克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在对灾情和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后,国务院做出决策,让地方政府站到救灾的前沿。李克强在震区召开的工作会上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抗震救灾中要各负其责,形成以地方为主、中央各部门和有关方面统一对口省里的一体化救援救灾应急机制,充分发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作用。
8月,李克强赴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灾区考察时再次强调,面对重大自然灾害需要坚持科学应对,“要根据灾情级别实行分级负责。总结多年经验,抢险救援和应急救助工作一般以地方为主,便于就近统一指挥、提高效率,中央给予必要的帮助。灾后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中央要根据情况给予必要支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