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信访举报仍
占最大比例
对于公众来说,除了对落马官员的贪腐情况广为关注外,对贪腐案件的线索来源渠道也很关心。
据了解,纪检部门案件的来源渠道正在不断拓宽,除了来信、来访还有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12388举报电话等。去年立案的案件中,案件线索来源于信访举报的占41.8%,来源于公检法和审计机关移送的占20.9%。纪检监察机关还注重对办案中发现的有关线索进行深挖细查,查处了一批“窝案”、“串案”,案件线索来源于办案中发现的占7.1%。
而盘点十八大后落马的这些高官,可以发现,刘铁男、李春城、倪发科、王素毅、李达球等人的案发均与群众举报有关。比如据报道倪发科卖掉机关大院,导致老干部持续上访等。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举报来自于网络,比如刘铁男的落马与网络举报有一定关系。去年12月,媒体人罗昌平公开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刘铁男。今年5月,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而在此前,去年11月,微博爆出了时任重庆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的不雅视频,从被举报到其落马前后仅约63个小时。
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官员的落马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调查有关,比如蒋洁敏的落马,据报道与对他的离任审计有关。他和几天前被查的多名中石油高管一样,都是纪检机构直接查出来的。这些官员的落马,从发现线索、启动调查到公布消息,纪检监察部门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纪检部门在反腐败中的核心角色。
3
网络反腐有利
也要规范
在目前所有的举报方式中,网络举报是最易受到舆论关注的一种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后至今年7月,产生一定影响的网络举报官员腐败案件约有30起,地域涉及北京、上海等多省份。但是,随着网络反腐的日渐活跃,如何依法规范也是呼声渐高。
一方面,相比传统的社会监督模式,网络反腐具有公开性、便捷性、互动性、低成本等优势,容易形成舆论热点。一些贪腐线索经网络披露之后,有关部门及时跟进立案调查,揪出了一些问题官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网络反腐也有可能存在夹带私利、成不法分子谋财手段等不良倾向,比如“中石化女处长非洲牛郎门”、“情妇举报公安分局局长”等消息,就是不折不扣的网络谣言,对当事人构成了巨大伤害。再如有关部门在调查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时也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的敲诈行为。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对本报记者指出,十八大后,网络反腐效果明显,但是,通过网络爆料反腐有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诬告、误伤、传播虚假信息甚至是谣言。由此看来,网络爆料只是有关机关收集信息掌握线索的一种渠道,要真正推动反腐进程,还是要研究如何通过制度和规则设计,打破网上网下界限,实现举报与查处的良性互动。
事实上,为克服网络监督的短板,将其纳入制度性反腐体系,中央已经进行了多项有针对性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