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车限行”到“公车改革”

2012-02-28 17:25:41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从“公车限行”到“公车改革”

(资料图)

“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日前出台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公车限行的新规定,引起公众热议,也引发社会对公车改革的思考。

限行“新规”:必须加强监管

北京机动车按尾号每周限行一天的措施已经实施三年多了。如果把这一限行措施推广到全国所有公务车,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

“公车限行,提倡步行、骑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传递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是一种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大家真能践行当然是好事。”海南省农业厅人事处处长黄起健说。

一些公务人员表示,如果每辆公车每周限行一天,一年就可以少开约50天,理论上可以节能20%;而且,公车限行会对社会产生示范效应,有利于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推进。

“现在北京市的公车就与私车一样按尾号限行,市里又不允许各单位增加公车指标;限行的时候,相关公务人员可能会选择打车或坐公交,应该说还是有些效果的。”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然而,也有人有不同意见。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尾号限行是北京市的做法,在外地不一定管用。在中西部地区,容易堵车的城市并不多,无须靠“限行”来治堵。而且只要一个单位的每一部车都是按标准、按编制配的,就不会是多余的。如果强制性地停开一部车的话,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不停开的车多跑一点,这样并不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二是如果车不够用,就只能再买一部车,并把车牌号错开,这等于浪费了一部车,资源闲置,并不经济。

“如果真要落实公车限行规定,必须出台一系列的监管措施,还要付出很大的监管成本;真正要执行好,工作量很大。”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文军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婴儿瑜伽”震惊网友

首届光猪跑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