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午,市民在广州火葬场撑伞拜祭。记者莫伟浓摄
你知道祖父母的姓名、职业?知道他们为何来到广州发展吗?“这真是个难题。”“之前很少关心。”“要回去问问父母家人。”
日前,本报展开一项微调查:假如没有墓志铭,你怎样追忆先人?调查发现,随着墓志铭的式微,越来越多年轻人对祖辈的经历一无所知。100名受访者中有87人是“80后”“90后”,他们当中,有两成人不知祖辈的名字和职业。
不少市民认为,随着人们对祖辈经历的记忆淡漠,清明拜祭风俗有可能走向消亡。
墓志铭:书写逝者激励生者
近年随着殡葬移风易俗,从墓碑变小发展到骨灰还林、撒海等不留碑牌的生态殡葬,墓志铭也一步步走向消失。
清明时节,不少市民会在墓园里品读一下逝者的墓志铭。“我们中华民族尤其注重家族承传,家族的发展故事也是子孙奋进的动力之一。”退休老教师李若明认为,为先人写下墓志铭,可以记录先人的生平轨迹,一些经历、经验也能对后人进行勉励。
在银河公墓就有不少打动人心的墓志铭。“朝夕相处心相印,永世相伴骨肉亲,‘来了来了’原是去,飘离终是为至亲,‘老头’爸爸陈仁人,‘猪猪’妈妈罗广兴,‘狗子’爱女我陈薇,爸妈永在你身边。”年轻女子陈薇在26岁离开人世,家人为她建起墓碑,以《心语》为题铭刻下这段流露浓浓亲情的墓志铭。
墓志铭隐晦记载了陈薇离世的原因、一家人的昵称,可以想象这个三口之家曾经的和美,读来令人倍感凄怆。
另一个年轻音乐家白景坤的墓志铭以英文陈述:“The humourous guitarist rests here with his love for music,fried peanuts,friends,family,and Fang。”中文大意为:一名幽默的吉他手带着他对音乐的热忱长眠于此,炸花生、朋友、家人还有芳守护着他。墓志铭将辞世时年仅35岁的音乐家的梦想、热爱记录下来,也让人感受到至亲对他的爱与不舍。
从墓志铭里,有时还能读出逝者家庭的变故。银河公墓里就有两座相依的墓碑——摄影家张远安和他的儿子张科子,两人都英年早逝,张远安生于1949年,卒于1988年,年仅39岁;其子张科子,生于1978年,卒于2001年,年仅23岁。
通过墓志铭,不难发现,张远安的妻子罗活活,从儿子10岁起,痛失丈夫,独撑家庭。1997年张科子考入中山大学国际贸易金融专业,其后担任西柏坡希望小学荣誉校长。罗活活作为母亲,如此评价儿子:“善良有礼爱朋友重情义,聪明好学欲攀登已赴洋,英才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