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不累?
每天爬上万个台阶
整个接车组共13人,姜南是班长。他2001年退伍后就进入北京铁路局工作,是接车组里资历最深的,亲手带出了一拨又一拨的接车组成员,因而被小伙子们亲切地称呼为“师傅”。除姜南外的12个人分成两个班制,两人一小组,每次列车进站,靠近车头车尾的地方各站一个,根据不同的交路进行接车作业。
从出站通道上行到站台没有电梯,只有85级台阶,一层17级,共5大层,接车组的小伙子们一天最少也要爬20趟。由于北京南站的接车组与其它站不同,需要“流动换台”作业,即接车组成员需要在不同的站台之间跑动。除了这85级台阶,接车组的小伙子们还要不断地倒换站台。算起来,他们每天都要爬上万个台阶,在站台和出站通道内往返行走近20公里,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每天就像爬了趟香山一样”、“肌肉都有记忆了,穿裤子的时候明显感觉大腿两侧酸胀,全是肌肉啊”。
美不美?
看看接车组“大长腿”
90年出生的刘昊洋家住石景山,是接车组里的“大长腿”,身高1米9,在学校时是篮球队的主力。
11点10分,该刘昊洋这组执行接车任务了。“大长腿”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爬这85级台阶他只需要十几秒,一步仨台阶,一点都不带喘的。来到站台,刘昊洋先到下行出站电梯处看感应是否灵敏,然后巡视一遍站台,确保一切正常后他笔直站立,集中精力盯着远处车来的方向。
车一露头,刘昊洋在第一时间告诉检票口的工作人员准备检票,之后与到达车的列车长联系,询问是否有需要帮助的重点旅客。车停稳后,刘昊洋拿起喇叭,开始组织下车旅客出站,直到最后一名旅客离开站台。刘昊洋看了看帽子里塞的时刻表,20分钟后的接车任务在另一个站台,需要跑到下一个站台作业,又是85级台阶、查看感应电梯、巡视站台。
下午4点多,站台雨棚顶部的灯全都开了,接车组的小伙子们最喜欢下午4点多雨棚上的灯,因为灯一亮就代表接车的高峰已经过去。但下午4点以后也是最冷的时候,中午吃的饭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太阳也已经偏西,脸在冷空气中能感觉到针扎一样的疼。
接车组的任忠轩告诉记者,站在那儿等车的时候自己偶尔也会放空,但一看到列车马上又打起精神来,因为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这些20来岁的年轻人一上站台就得保持集中精力,不能有任何分心,工作时也不允许携带手机,只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工作流程,这得耐得住寂寞。
苦不苦?
早饭就当午饭吃
10点20分,接车组的小伙子们开始去食堂买中饭,原来饭点儿是列车集中达到的时候,最忙,他们只能把吃饭的时间提前。就这样也不一定有充足的时间吃完,他们经常是扒几口饭就继续跑去接车,等下午四五点钟饿了的时候,再利用比较大的空闲在休息室里吃几口冷饭。
每天打中午饭的时候他们都会多打一份饭,这饭放在休息室的桌子上,谁饿了谁就吃几口。休息室里也备了红烧牛肉面和牛奶,但小伙子们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吃饭节奏,觉得泡面太耽误时间了。
他们还纷纷调侃,说自己来接车组之后都变胖了,其实是因为吃饭不规律,总是晚上回去加餐所致。
虽说吃饭不规律,但接车组的小伙子们最希望列车准点,最愿意看见显示屏上的“正点”两个字,就怕晚点,因为一晚点就意味着安排好的接车方案要打乱。最晚的一次,疏散完车站大厅里的乘客,回到家都已经夜里1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