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通报称未形成购买事实 含混回应引发质疑
明明是私人消费,偏偏公款报销;入账虚报瞒报,企图“瞒天过海”……近来,“公款买私单”现象频频曝出。16日,中共大理白族自治州纪委通报4起违反作风建设规定典型问题,此前网络曝光的“大理州安监局采购清单出现路易威登等外国品牌”事件中的相关负责人受党内警告处分。
一年来,中央严控“三公”消费,但个别党政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将因私花费“变着花样”藏入公务报销之中。专家认为,严查“入账腐败”应成为反腐败的重点之一。
“稀里糊涂”公款采购LV
半年等来含混回应
公款消费能变出什么花样?云南大理州安监局的一份采购清单令人“大跌眼镜”。
2013年8月,有网民发现,大理州安监局的设备采购清单中出现了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V)。大理州安监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是“稀里糊涂登记上的”。
2014年1月16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纪委通报称,大理州安监局在设备采购中没有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州纪委给予州安监局局长常建华党内警告处分。
该局究竟打算采购多少个名牌箱包?这些箱包采购预算是多少?是什么导致了“公款买私单”问题出现?针对这些“待解”的疑问,大理外宣办相关负责人统一回应称:采购清单出现路易威登等国外品牌,但并未形成采购事实。
半年才等到一个如此简单含混的回应,同样让关注此事的人们“遗憾”。人们质疑,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恰恰暴露了一些部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工作作风。事前缺乏自律、事后缺乏严肃反思,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
“花公家的钱办自己的事”
“偷梁换柱”手段五花八门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单位或部门千方百计钻公款的“空子”,隐瞒个别领导干部的“因私”开支,给一些腐败分子挥霍浪费、侵占国家财物提供了机会,隐患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