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重庆女童摔婴引发刑责年龄之争 专家建议启动调研

2014-01-06 10:31:21 来源:京华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这封迟来的道歉信并未获得众多网友谅解。

“没有任何惩罚,也没有任何强制措施,这种可怕的恶行就这么处理真的可以吗?”有网民愤怒质问,另有网民开始反思追问当事女童的家庭环境、父母教育等问题。刑责年龄是否该降低再次成了网络上讨论的热门话题。

刑责年龄之争

犯罪心理学家表示,12.2岁为青少年出现不良行为的平均年龄,13~14岁则为不良行为发生高频区

据了解,根据儿童生理发育及认知能力状况等,国际惯例大都采用14岁为最低刑责年龄,我国1979年颁布的刑法也将14周岁作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事实上,自2003年至今,每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恶性伤害他人事件,几乎都会引发关于是否该降低刑责年龄的争论。近些年来,随着犯罪越来越低龄化,刑责年龄之争也越来越引发关注。

去年11月下旬,由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办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上,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路琦介绍,在发生犯罪行为未成年人中,14~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在逐年提升,至2013年已突破50%,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她同时透露,根据最新调查,未成年人犯罪中,83.6%为共同犯罪。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系教授李玫瑾表示,12.2岁为青少年出现不良行为的平均年龄,13~14岁则为不良行为发生高频区。

要不要降低刑责年龄?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刑法是上世纪70年代颁布的,其后虽然历经修改,但对于刑事责任年龄这一部分都没有变动。从刑法颁布至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法律也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的变化作适当调整。

但另一种观点却认为,降低刑责年龄并非是一剂良药。“据我了解,业界大部分人都不赞同降低刑责年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说,一个未满14周岁的孩子进了监狱,是被改造的可能性大,还是被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大?

他表示,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问题,仅仅依赖刑法的惩罚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法律不是针对个别特殊现象制定的,而是讲究一个平均值、普遍性。”

孩子犯罪谁之过

法学专家表示,至少该让天下父母知道,“孩子犯罪,是会导致父母倾家荡产的。”

“如果要降低刑责年龄,就必须有大量的数据来证明未成年人认知自己行为能力提前,如果提前,具体是提前了多少岁,等等。”洪道德表示,这个绝对不能根据个案,而是大量数据普查测评得来的。

洪道德认为,上述调查也不应只是为期一年,而是应持续若干年,“比如说现在的14岁的未成年人、明年的14岁、后年的14岁,至少得有个3-5年的调查才行。这个调查也绝不应该仅仅由搞法律的人来进行,这是一个卫生问题、一个心理问题。”他表示,根据调查可以判断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是不是真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高、提前,如果确实提前,那就应该实事求是地把刑责年龄降低。

“如果要降低刑责年龄,现在已经可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洪道德表示,类似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总量加起来相当惊人,政府应对此给予一个回应,不应该以个别案例、不具普遍性为由不作回应。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家卫跃宁也表示,不管最终是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但现在已经到了重新研究和认真论证这一重大问题的时候。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