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这是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嫦娥三号探测器。
央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记者白宇张棉棉)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晚上,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人们都在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上 "嫦娥三号"动力下降速度曲线和高度曲线图,标志探测器实际下降的红色曲线,与科技人员预设的理论绿色曲线,没有丝毫偏差地重合在一起。
终于,晚上9点11分,掌声响起。随着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成功着陆,人类的第130次探月之旅的大幕完美拉开。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跨越38万公里的茫茫太空,中华民族古老的“奔月”梦想成为现实。
虽然早在47年前,来自地球的探测器就已经第一次着陆月球,但是上一次地球文明在月亮上留下足迹,还得追溯到41年前。当年,阿波罗17号宇航员尤金·塞尔南说"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我们还会带着全人类的和平与希望回到这里。"
如今,美国已经取消了重返月球的计划。而身披五星红旗的嫦娥三号则在41年后,再次代表人类,带着和平利用太空的愿望重返月球。那么,带着古老"奔月"神话这样的美丽意境,"嫦娥"以及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是如何在广袤而又神秘的"广寒宫"度过第一夜的呢?